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全椒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艺创作彰显中国精神,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像,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彰显中国精神,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从当代社会中感人的事迹、典型的人物中寻求丰富的素材,在文以载道的意义上呵护和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彰显出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要普及和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能够增强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在立足中国文化意境、文化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艺,形成世界性的视野。

(1)、结合材料,从意识的作用角度,分析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文艺创作应怎样彰显中国精神。
(3)、“言为心声”请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就弘扬中国精神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度重视考古工作。

材料一:《中国考古大会》应时而生。节目组秉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创作初心,聚焦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四川广汉三星堆等12大考古遗址。节目组邀请了30多位考古专家和文化学者、12位“考古推广人”,次第踏上12大考古遗址,创新运用探秘空间、专家解读、舞蹈演绎、实景纪录、全息影像等形式,充分挖掘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特点,还原考古现场、解密考古过程、解读考古文物,讲好中国考古工作背后所承载的时代价值、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

11月20日,《中国考古大会》首档节目《五千年前的神秘古城-良渚》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跟随电视综艺抵达文物的“家”,了解“以玉事神、以玉为礼”的先民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领略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良渚生活图景,以及先民的衣食住行传统。节目还别出心裁将写意舞蹈和工匠手作的场景结合起来,不仅让观众见证良渚玉器诞生的过程,更能感受到玉器中流动的文化魅力。节目播出后,引起观众强烈反响。

材料二: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址。它的发现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2021年5月28日,“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在三星堆博物馆隆重举办。主题活动邀请外国驻蓉驻渝领事机构代表、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并在推介会上发布了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此次活动让国内外民众更好地了解了三星堆文化,下一步还将继续科学有序做好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和文物保护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加快建设三星堆国家遗址公园,持续推动三星堆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调查研究应综合考虑各方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将群众的诉求放在整个社会体系和改革进程中把握,统筹把握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做好调查研究,需要设身处地倾听群众的难处和呼声,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中,面对群众提出的种种意见,以兼听则明的心态虚心聆听,才能精准“把脉”工作中的不足,才能形成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要和群众一起想、一起谋、一起干,让群众一起评、一起议,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材料二   当前,我国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老旧电梯快速增加,各类潜在风险隐患不断积累,开展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实事。近日,C市市场监管局大兴调查研究,赴某小区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深入开展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解剖式”调研,实地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