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初调研检测试卷
知名主持人乐嘉带年仅4岁半的女儿参加沙漠徒步活动,孩子跟大人一样徒步4天走完近76公里。一路上,孩子的两条大腿上密密麻麻生出大块的红疹,脚上也起满了水泡,晚上睡不好……乐嘉说:“我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学会独立和坚持。”也有人认为,这简直是在折磨孩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7次 +选题
在跟随齐白石学艺的过程中,生性聪慧的许麟庐渐渐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东城齐白石”这个美誉让许麟庐非常得意并多少有些飘飘然,这时候白石老人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许麟庐牢记恩师的教诲,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齐白石作画如写楷书,古朴凝重;许麟庐反其道而行之,以狂草笔法入画,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大写意画风。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
(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所作注释中指出)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辞海》“割圆术”条)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也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可见,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与老师一路同行。
请以《与师同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700字。
②现如今,微信公号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不少人甚至完全用它取代了传统阅读。在众多微信公号中,高质量、有格调的公号声量实在太弱;相反,那些猎奇的八卦的耸人听闻的公号,一直都是话题引导者和“流量收割机”。
面对微信公号这一现象,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700字。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不久前,一位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到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的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无事可做,我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
这则短短百字的留言迅速在朋友圈、豆瓣、微博之间接力传播,感动了成千上万人,不少人因此回想起那些被图书馆“拯救”的时光、被阅读点亮人生的时刻。有东莞市民表示,东莞图书馆 24小时开放的那个馆,有特别多外来务工的人,有的睡觉,有的看书,在精神和身体的层面上都是庇护所。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思考、感悟?请你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一个合适的角度,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