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十二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字词。

山北之塞             ②杂然相

③遂率子孙担者三夫      ④河曲智叟以应

(2)、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②甚矣,汝之不惠。

(4)、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虞公曰:“吾享祀丰洁①,神必据②我。”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③,惟德繄④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⑤,将在德矣。若晋取虞⑥,而明德以荐馨香⑦,神其吐⑧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⑨,曰:“虞不腊⑩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节选自《宫之奇谏假道》

     【注释】①享祀丰洁:享祀,祭祀的物品。丰洁,丰盛洁净。 ②据:保佑。 ③易物:改变祭品。 ④繄(yì):句中语气词。 ⑤冯依:依据。冯(pínɡ)同“凭”。⑥若晋取虞:晋,晋国。虞,虞国。下文中“虢”,读“Guó”,即虢国。 ⑦而明德以荐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 ⑧吐:指不食所祭之物。⑨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出走。⑩腊:岁终祭祀。

中华大地上总有一些为民立命、为国谋远的志士名人,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请阅读下面有关沈括的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甲】括字存中,为沭阳主簿。县依沭水,故迹漫为污泽 , 括新其二堤,疏水为百渠九堰,以播节原委 , 得上田七千顷。迁提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淮南饥,遣括察访,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

辽使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 , 留馆不肯 , 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 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⑤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好乎?”括曰:“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沈括传》,有删改)

【注释】①故迹漫为污泽:指早先河道漫堵成为泥沼。②播节原委:分导节制主流和支流。③日官:掌管天象历数的官员。④理河东黄嵬地:指处理宋辽议和及土地割让事宜。⑤地讼之籍:争论地界的文件。

【乙】游花山寺

[宋]沈括

经旬飘雨喜新晴,病马缘畦取次行。

老态只应随日至,春心无意与花争。

山川满目浮烟合,楼板侵天暮霭横。

嗟我有身无处用,强携尊酒入峥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