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舌尖上的武汉

    ①每个人都有一个舌尖上的故乡,每一个武汉人都有一个舌尖上的武汉。没有哪个武汉伢没吃过妈妈亲手煨的莲藕排骨汤,亲手炒的菜薹。无论哪一个武汉人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最恋恋不舍的,是这些挥之不去的味道。

    ②小吃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的童谣,而大多数武汉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的。我以为,每一个手法麻利的卖热干面或汤粉的师傅,都有着武林中人般的身手。他们每每起手如风,将面丢到竹篓里,在空中划过一个优美的弧形,便浸入开水之中,滚烫过后,师傅的手如蜻蜓点水般,迅速将各色作料挑入碗內,再以撒暗器手法撒入葱花和辣萝卜,行云流水间,一道美味的热干面便大功告成了。武汉人并不知道热干面被列为中国“五大名面”,只知道热干面是武汉人居家过日子之必备良器。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拌上芝麻酱的浓香、小葱的清香,再加一碗蛋酒,那就是武汉人的挚爱。每日早晨,一碗热干面下肚,就能安安妥妥武汉人的灵魂,武汉人才能开始踏实放心的一天。

    ③武汉九省通衢,在吃上面,也呈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之势,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食物都被爱吃会吃的武汉人照单全收。但身处鱼米之乡,水稻丰美,关于主食,武汉人对米有着天然的亲近。除了日常的米饭,豆丝和米粑都是米的魂魄,幻化了来勾人的味蕾。

    ④虽说米也有米粉这样的亲戚,但不如豆丝这样特立独行。豆丝由米和黄豆磨浆、摊皮、切丝,形如薄纸,色如碧青。闻上去既有米的香甜,又有豆的醇厚,吃起来颇有劲道。豆丝更是百变星君,配以肉丝、青菜、腊肉,做成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便有了不同的风味。

    ⑤至于米粑,现在要在大酒店的餐桌上才能找到,在80年代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吃食.冒着白气的大炉子,下面旺旺地烧着木屑,纯白的米浆舀入烧烫的平底锅中匀开,盖上锅盖后,水汽嗞嗞作响,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就等着锅盖揭开的一刻:金黄酥脆的表皮,雪白柔软的内肉,略带发酵的清香,微酸略甜的口感,让人满口生津。米粑那时六分钱一对,就是上学路上的一顿可口早餐,或放学路上的晚饭前的点心,更是载满了太多武汉人童年的回忆。

    ⑥当然还有那丰厚又富有灵魂的武汉菜蔬,也能让人体味到故乡故土,天玄地黄。张爱玲看到小饭铺门口煮南瓜,最喜那热腾腾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但若论暖老温贫,哪及得上武汉的莲藕排骨汤?冬日武汉居民区的街头巷尾,常随处可见烧得正旺的煤炉子,砂锅铫子里煨得咕咕作响的藕汤,流淌着朴素的诗意和家居的温暖,而光那扑鼻四溢的香气,就足够令人销魂。

    ⑦不必烹制那些飞禽走兽、山珍海味,这些菜,简单,家常,却让武汉人牵肠挂肚,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故乡的味道.

(1)、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舌尖上的武汉”,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武汉的小吃 B、武汉的主食 C、武汉的米粑 D、武汉的菜蔬
(2)、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所有武汉人过早都喜欢吃热下面。 B、武汉人对面食与米食有着天然的亲近。 C、80年代路边随处可见的米粑载满了太多武汉人年轻时的回忆。 D、藕,粉香软糯;汤,醇厚无比。莲藕排骨汤能让人体味到故乡故土,天玄地黄。
(3)、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不符合文章内容的说法是(    )
A、一早点摊旁,一男子:“老板,热干面多给点芝麻酱,多给点葱啊。” B、一小学生放学回到家中:“妈妈,我还想吃你昨天用面粉擀的豆丝,再加上腊肉,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C、“原来米粑六分钱一对,带着点酸,又有点甜,好想念那种味道。”父亲说。 D、美食评论家:“武汉出品的洪山菜薹,汁多叶嫩,只用放油、盐清炒,无须其他作料或更多加工,便觉滋味肥美,清甜爽滑,吃下去,只觉一股清气,余香满口。乎淡之中现神奇,可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 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阅读《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一文,回答小题。

       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我愣住了。

       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

       “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B)

       “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

       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我想起一个词:教养。

       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

(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人的山水观

罗兰

    ①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

    ②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眇、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③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庄子的《秋水》,借河伯与海神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借江上渔父来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对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

    ④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________,游山是为了________,玩水是为了________,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⑤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⑥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使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2016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研究现代中国的历文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落在后面。马拉尼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特定的汉字。最后马拉尼赞场道:“使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摘编自武锐《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广州的冬天——琵琶越

    看惯了北方的冬天,便可说广州的冬天着实让人摸坏着头脑

    如若说,北方的冬天是心宽体胖的青壮年男子,那广州的冬天算得上是变化无常的少女。

    不如北国的入冬那般规行矩步,广州的入冬是变幻多端且悄无声息的。前日还是身披短衫、头打花伞遮阳的炎炎夏日,如今却已是身披大袄,围中缠脖了

    打一个多月前算起,周遭就陆续传来入冬的讯息,而广州的冬天如同一位正在赌气的少女,试探得送来一丝温凉,而后又露出烈日,驱散凉意,没等回神便又是一个夏日。待到你耐不住性子,对着入冬屡试屡败的消息嗤之以鼻,索性叠好收起长衣时,酷寒的北风便以千军万马之势袭来。清晨下床之时,窗外常伴着小雨,寒意咄咄逼近,准打你个趔趄。当老天昭示万物入冬,阴雨既散,艳阳重现,温度又隐约重升,一日便由冬回秋了。暖意让你起收起棉衣厚袄之意的一刻,刺骨寒风又给你个措手不及。由此循环往复,“冬少女”露出它羞赧的一面,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兴许是不想轻易让你看清她秀美的容颜。

    广州的冬天,如一张无垠的地毯,遍及每个角落北方的冬日,只及于街上稀稀落全副武装的男女老少们身上,在屋里烤着暖气的人们又如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可到了这南粤的广州,不论窗里窗外,冬意别无异样。窗外,满街的榕树仍是焕发着浓浓绿意,路牙上的草丛里依旧掩着几束野花,只是花瓣四周已微微泛黄。这草丛里不时还传来几声虫鸣,颇有春日回青之意。然而可别被这般景象蒙蔽,若是上街徘徊踱步,凛冽的寒风准让你颇有刺骨以致驱散阳气之感。大自然不知何处放置了一台庞大的加湿器,给这“北风其喈”的冬日无休止地增添着湿气。混杂了湿气的寒风,如同冬日里乱舞的狂魔,侵蚀着本已干瘪无光的肌肤,把丝丝阴寒渗入骨髓,倘若你想要走进屋内以避寒风,可能会心灰意冷.虽说没了寒风,但依旧阻挡不住寒意。纵使一个百毒不侵的人,身着羽绒棉衣,大抵可与寒意相持一时,不过阴冷的空气总会待你解衣更袍时钻入你的胸怀,让你有无处可逃之感。因而,若是说起寒冷,那广州的冬真可算是冬天

    在广州,雪可是个稀罕物,屡屡阴云涌动,落下的不过是“嘀嘀嗒嗒”的雨声。这里整个冬天始终贯穿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情状,每当冬雨哗哗落下,路人身上的衣服就又要添上一件。可不论天气再寒,雨水再多,也难以赢得高傲的雪花的青睐。不过,老天是公平的,没有了雪花的广州,山上的冰挂便是雪的化身。别处的冰挂从树干到枯枝,粗壮的冰柱沉沉的拉拽着枝干,残忍地不给树枝一丝喘息。而广州的冰挂是秀美的,水滴轻轻躺在每寸枝叶之间,待寒气来袭,自觉凝结附着在方寸树枝上,没有别处冰挂的冗赘。俯身细察,小巧精致的冰针映着初升的阳光,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山间成片的冰锥如锦旗上的吊坠,显得分外玲珑可爱。这独特的冬景,也算是点缀了冬的千百种姿态了吧。

    广州的冬天,仍挥之不去夏日的蒇蕤,也不乏南国的柔美,不过,冬日终归冬日。在这纯粹的初冬清晨,不知有谁,愿和我在冰封的山头,共赏这冬的姿色?

阅读

长城秋雨夕

贾宝泉

①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

②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子黄时雨。雨催开伞的花,红的,绿的,黄的,叫不上颜色的。八达岭的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便蔚成伞的花圃。伞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都来了,都来到这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一起笑着,嚷着,用手指点着,谁也不肯让心神稍歇。十月的潇潇雨不曾邀来雷声,人们的欢声笑语便是轻奏的雷鸣。

③长城又称“紫塞”,长城外又是塞外。幼时夜读古典诗词,“塞外”的字眼时常让我触目惊心,拖两行细长的清泪,点点滴滴,点点滴滴,落在线装书上。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

④不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不再是“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再是“胡儿眼泪双双落”。如今,紫塞内外飘扬的是同一面旗子。远近的烽火台还在,东一座西一座结成扛风林。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将,头戴金盔身着铠甲,不过不是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

⑤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密似珠帘了,而游人并不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⑥一朵又一朵的浓云依恋在长城垛口上,随着长城追到目力不到的远处。雨中看不远,但我推断得出,浓云下面一定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远方,还是云……

⑦长城的外边是花是草是树,塞外的花、草、树。高挑的白桦树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淋湿了头发,依旧练着武功,柿和枫执拗地持守霜重色愈浓的性子,分别着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岁岁年年云鬓样,秋雨不改旧时妆,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消雾散它是深红,我行我素地自甘寂寞地守在立着长城的山上,年年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

⑧树外的古道两旁,小桥流水隐约,竹篱人家宛然画图。古道上有汽车竞赛长跑,在山腰写着一个又一个“之”字。古道用它历经风雨的肩膀扛起现代文明。

⑨当年筑造长城的流民和兵卒,未必想得到他们给后世留下珍宝。往往,举世瞩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苦难中建造的。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倒下。往往,古迹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只是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

⑩秋雨渐渐地停了,云隙间透出蔚蓝的天光,湿重的云团躲进山谷里养神,轻纱似的云缕还留在长城山擦拭游人的履痕。夕阳已走到山村,它的光芒并不离开,依旧穿过云阵照着八达岭的群山,以及我身边的长城。长城两侧的山峦上,最美的是枫,是柿树,一株枫就是一个红火把,一株柿树就是一个黄火把。这千千万万的火把,把紫塞内外的长城烧得黄中透紫,有如一簇簇温度不等的火焰。长城是伸向云天的旗,枫是它的红缨;长城是万里关山上的万里路,云是它的驿站。

游人前方是云朵,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云下,又是人……

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

(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