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试题来源:福建省厦门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 生成O2的质量 C .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76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I、从地球带上去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1{#/blank#};工业上选择空气为原料制氧气的主要原因是{#blank#}2{#/blank#}。

    (2)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模拟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浸入液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产生一定体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blank#}3{#/blank#};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复燃的原因是{#blank#}4{#/blank#}。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blank#}5{#/blank#}O2(填“>”或“<”)。

       

    Ⅱ、在天宫制出来

    (4)早期空间站利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Na2O2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请写出化学方程式:{#blank#}6{#/blank#}。

    (5)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blank#}7{#/blank#}。

    (6)科学家设计了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lank#}8{#/blank#}(填字母)。

    a.“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b.若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其他气体,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