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7年秋季九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份考试试卷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想的进步影响着世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三: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愚昧的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第一次影响“人心改变”的重要史实。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中哪一代表人提出了“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
(4)、请举出18世纪受到材料三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发生在欧美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思想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举一反三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凝结,也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7年,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士一世访问了当时位于伦敦的裁缝商人公司,公司为欢迎国王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据说,《天佑吾王》就是在这次活动之中第一次被演唱。这一说法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王室也对此表示接受。(1640至1688年期间,英国政局历经动荡),但国歌(指《天佑吾王》)不同于其他民族国家随着政权更迭而发生种种变更(例如法国和德国),它自确立之后便一直沿用。

——摘编自罗宇维《歌声中的祖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国歌》

(1)依据材料一、结合英国“政权更迭”的史事分析英国国歌确立后一直沿用的原因。

材料二   1792年4月,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工兵上尉鲁日·德·李尔满怀爱国热情,写了一首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莱茵军团战歌》。两个月以后,普鲁士、奥地利联军攻入法国,法国各地纷纷招募新兵,开赴巴黎,抗击外敌入侵。这首歌激越高昂,歌词写道:“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兵士,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来自法国南部马赛结盟军一路高唱着这首革命歌曲开往巴黎。后来,这首歌改名为《马赛曲》。1795年,《马赛曲》被确立为法国国歌。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马赛曲》创作的背景并说明《马赛曲》被确立为法国国歌的原因。

材料三   《国际歌》最初是由巴黎公社幸存领导人鲍狄埃创作于1871年的诗歌。歌词中写道:“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888年6月,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根据此诗谱成《国际歌》(L'Interationale),后来成为国际工人协会会歌,逐渐流传至世界各地。

——摘编自何卫虹《音乐鉴赏》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指出“饥寒交迫的奴隶”所属的阶级并谈谈对《国际歌》主要思想内涵的理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