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挖笋记

    ①好友相约,今年我们两家又一起挖春笋。

    ②来得早了,笋还少,人却很多。为了找笋,人们三三两两地,这里挖挖,那里刨刨,恨不得掘地三尺,将笋一网打尽。我也不例外。凡有竹叶拱起的地方,我必手脚并用,一探究竟,实在称得上心无旁骛。不知不觉地,我在林中越走越远,还不时蹲下来,翻开一层层灰黄的、快腐烂的竹叶,甚至翻起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晓得竹林里哪来的那么多石头?)。一不小心,惊扰了睡在叶下、石缝的小虫、蚯蚓。骤然暴露在天光下,吓得它们扭作一团,抽出身来,便惶惶逃走。它们不知道,其实我被吓得更惨!只听“嗡”地一声,头皮发麻,一身毛毛汗。欲待求援,然而四顾无人,身畔只有茂林修竹环绕。

    ③忽而一阵风过,竹叶沙沙,一股奇异又熟悉的香气飘来。不是青草,不是春泥,也不是任何一种花,更像是青草、春泥和落花之香的集合。一时间,我辨不出这香,不由得有些焦急,就像和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相遇,你惊喜地张开嘴,却偏偏呼不出他的名字。

    ④我只有低下头,闭上眼,深深呼吸,在日渐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搜寻。此时,香气变得更熟悉了。终于,我辨出了其中的一种香。睁开眼,我紧紧盯着脚下翻开来的、那一层层竹叶遮蔽下的黝黑的泥土。俯下身去深吸一口气,我惊异地发现:正是这肥沃、潮湿的腐殖土,在散发着这奇异的香气!可是,若非竹叶fù盖,春笋萌动,又何来这异香?它应当只属于这片竹林,只属于这个时节。

    ⑤去年的这个时节,我也在这同一片竹林里。想必也闻过这种香气,可那时遍地春笋,我们挖笋尚且不及,哪里还有暇他顾?今年呢,那些钻出地面时,总喜欢把几片小小的、黄绿色的笋衣,像面旗帜一样举在头顶的春笋去哪里了?它们似乎一直在躲着我。久寻未果,我慢慢变得沉静下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此时,我发现了今年的第一个竹笋。不一会儿,又发现了一个。原来,竹笋近在眼前,只是我视而不见。

    ⑥莫非,今年这片竹林要以另一种方式馈赠于我?

    ⑦此刻,我的世界就是这一片森林。它用自己的落叶,为我滋养出一个安静而又丰富的世界。小虫在叶下栖身,蚯蚓在土里奔突,春笋在泥中拔节,期待有一天冲向云霄。我们总喜欢追索这世界的意义,偏偏忘记了怎样去感受这世界本来的样貌。细细看,慢慢找,静静感受,也许意义就在其中。

(1)、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其作用是
(2)、第⑥段划线词语“另一种方式”指的是,而第⑦段中“一个安静而丰富的世界”的含义是
(3)、围绕这次挖笋经历,文章第②—⑤段写了三件事,分别是:

(4)、下列句子最适合作为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
A、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B、只要不轻言放弃,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 C、仔细观察并静下心来感受世界,才可能发现蕴含其中的意义。 D、对于难以实现的目标不要过于执着,惊喜往往会等着你。
举一反三
阅读《莫言.母亲》,完成题。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这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④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⑤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苏童

    儿女们没有见到过那只白鹤。老人说每天黄昏那只白鹤会到水塘边饮水,长长的嘴巴浸在水中,松软的羽毛看上去比新轧的棉花更白更干净,它就站在离核桃树三步远的地方饮水,有时候青蛙从水草丛中跳到岸上,它就扑开翅膀飞走了,有时候牛在地里哞哞地叫起来,它就扑开翅膀飞走了。但儿女们说他们就在水塘边灌溉耕地,他们从来没见过什么白鹤。

    又是黄昏,天边的云朵像一堆未被燃尽的柴堆,他所熟悉的原野、孤树、池塘和房屋又发出一种低沉的叹息声,这种声音只有他能听见,儿女们有耳朵,但他们不相信天黑前的家园会发出叹息。老人想等会儿天就黑了,天一黑儿女们就要来喊他回去吃饭了,他们对他还不坏,没有嫌他老来多病,但他们只会对他说,爹,回家吃饭了,爹,上床睡吧。他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思。老人捡起一根树枝,在池塘与核桃树之间的地上来回走了几步,最后他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圈。

    一个小男孩在池塘边捉泥鳅,一个小女孩在核桃树下捕蝴蝶,而老人靠着核桃树睡着了。“白鹤怎么还不来呀?”小女孩没有抓到蝴蝶,就伸手去抓老人的耳朵。老人睁开惺松的双眼望了望天空,他说,太阳一下山白鹤就会来的。

    小男孩抓到了一条泥鳅,对他祖父说,“你把泥鳅切碎了扔进水里,那只大鸟就会来的。”“那不是大鸟”,老人说

    “是白鹤,白鹤是最吉祥的鸟,人可以乘着白鹤到天堂去。”

    “你要乘着白鹤去天堂吗?”小男孩问。

    老人唇边掠过一丝悲凉的微笑,他说,“不是什么人都能乘上白鹤的,我也不敢想我能乘上白鹤,可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他们把我拉到西关去。”

    “他们拉你到西关去干什么?”小男孩说。

    “西关有个火葬场”,老人对孙子比划了几下,嘴里发出噼啪啪模拟火焰的声音,他说,“人到了西关就化成一股黑烟。”

    小男孩发现祖父的眼睛里突然噙满了泪,他用手去抹了抹祖父的眼睛,“你别怕,小男孩想了想安慰祖父道,人不会变成烟的。”

    “人会变成烟”,老人一动不动地靠在核桃树上说,“人是会变成一股烟的。”

    春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祖孙三人,蜻蜓在池塘的水面上飞,粮食种子在池塘边的泥土下生根发芽,蒲公英在路边开出了黄色的小花,那些年幼的生命都环绕着七十三岁的老人飞翔或者生长。

    小女孩跳到地上的大圆圈里蹦着跳着。

    别在里面玩,老人朝孙女摇着头说:“那是爷爷睡觉的地方。”

    “你要是把自己藏在这里,他们找不到你就不会拉你去西关了。”小男孩忽然眼睛一亮,拉住祖父的胳膊说。

    老人的身子哆嗦了一下,说,“可是谁来给我挖这个坑呢?”

    “我来挖”,男孩说,“我会挖坑!”

    老人笑了笑,他不再说话。他闭起眼睛,老人的嘴角上残存着那丝宽和的微笑,但他知道眼泪正在不知不觉中流出来,他听不见眼泪滚落的声音,只听见四周的土地仍然散发着沉沉的叹息声。

    我还在呼吸,我还活着呢,老人仍然闭着眼睛靠在核桃树上,他说,“带你妹妹到池塘那边去玩吧,别太吵,你们不是想看白鹤吗?太吵就会把白鹤吓跑的。”

    后来哥哥就模仿大人挥起铁镐,在大圆圈的中心挖下了第一块泥土。

    小女孩伏在祖父的膝盖上看着她哥哥挖坑,她说,“爷爷你别把自己埋起来,埋起来透不出气,你会死的。”

    “爷爷是会死的,可是死在土里比死在火里好,死在火里爷爷就变成一股烟,死在土里爷爷还能看见白鹤,爷爷想让白鹤带着走呢!”老人说。

    “没有白鹤”,小女孩说,“爷爷你骗人,我爹说你老眼昏花,把池塘里的鹅当成鹤哩。”

    “白鹤会来的。”老人抬头望了望天空,他说,“等太阳落山白鹤就会来的。”

    “爷爷,你是不是不想进去了?”男孩端详着祖父的脸,他说,“你怎么哭了?是你自己要这样的,你要是不想埋就别埋了,我们回家吧。”

    “不,我就要进去了”,老人缓缓地站起来。

    老人朝池塘上空观望了一会儿,自言自语着,“太阳下山了,白鹤该飞过来了。”

    老人扣好了衣服的扣子,小心翼翼地滑进了深坑中,老人站在坑内,仰着脸对孙子露出了满意而欣慰的笑容,他说,“好孩子,现在开始铲土吧,记住,一铲接住一铲,我不让你停你就千万别停,来,开始铲土吧。”

    男孩顺从地开始铲土,除了几声沉闷的咳嗽声,他没再听见祖父的嘱咐。祖父已经嘱咐过了,不让他停他就不能停。于是男骇一铲接一铲地往坑里填土,他看见潮湿新鲜的黑土盖住了祖父花白的头发,这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他说,“爷爷,再填你会透不过气的”,他听见了祖父在泥土下面的回答,祖父说,“别停,再来一铲土,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泥上下面传来的声音听来很遥远,但却清晰……

(有删节)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美国少年的精彩16秒

    ①2012年4月9日早晨7:25,13岁的杰瑞米和同龄的强尼与校车司机伍德叔叔打过招呼后,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杰瑞米是卡车司机的儿子,强尼是外科医生的儿子,他们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弥尔顿镇的同一条街上。两人同班,又是好友,每天结伴乘坐“大鼻子”校车上学。

    ②像往常一样,16名学生全部到齐坐好后,司机伍德缓缓启动校车,沿着马路开往学校。一路上,车上16名学生很守纪律,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在第二排的杰瑞米时不时扭头欣赏窗外的景色,坐在第五排的强尼则在听音乐。伍德开车很稳,43岁的他已经有25年的驾龄,技术娴熟。

    ③7:35,校车过了第三街区,前面不远处就是教堂,再转一个弯儿就该到学校了。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意想不到的危险突然降临。如果不是杰瑞米的机警和沉着,那么,车上的1名司机和16名年仅十二三岁的学生,都将被死神拉进黑名单。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④7:37,那时,杰瑞米不经意地瞟了一眼驾驶座,不禁大吃一惊。他看见伍德叔叔情况异常:头靠椅背,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双手完全离开方向盘。而校车则向左偏离方向,冲向教堂——这过程有5秒。见此情景,杰瑞米惊呼一声,跳起来冲向驾驶座,抓住方向盘——这过程有3秒。杰瑞米拼尽全力向右转动方向盘,一下,两下,三下……车回原路。踩刹车,车停下,拔钥匙——这过程有8秒。

    ⑤这一切,被车载录像机记录了下来。事后,人们发现,5秒、3秒、8秒,共计16秒,杰瑞米没有丝毫慌乱,也没有丝毫犹豫,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迅捷、熟练,他表现出来的沉稳与其年纪极不相称。

    ⑥千万别以为这是简单的16秒!前5秒,如果杰瑞米没有发现伍德异常,没有准确判断出校车已经失控,那么车上就没人意识到巨大的灾难即将来临,校车将以60公里的时速撞上前面的教堂。中间3秒,如果杰瑞米被吓呆了,或者只知大叫“救命”而不知如何处置,错失关键3秒,校车也会撞上教堂。后面8秒,如果杰瑞米不懂驾驶、手忙脚乱,那么校车是撞墙还是翻覆,只有天知道。幸运的是,这些假设都被杰瑞米的快速反应否定了。

    ⑦把时间再拉回到现场。校车停下后,车内其他学生没有慌乱,没有乱跑乱叫。杰瑞米迅速跑回自己的座位,拿出手机,拨通报警电话,报告完车上发生的情况后,又到驾驶座旁边查看伍德的情况。伍德非常糟糕,一直翻着白眼,嘴里不断发出粗重的喘气声。这时,杰瑞米的好友强尼过来说:“快给他做CPR!我懂这个,杰瑞米,你帮我。”CPR是心肺复苏术的缩写。在杰瑞米的协助下,强尼解开伍德的上衣,熟练地进行胸部按压,直到救援人员赶到。那时已经是7:51。经检查得知,伍德是心脏病突发。幸亏杰瑞米和强尼一直在做CPR,为后来的成功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⑧人们不禁要问,两个年仅13岁的小孩儿,在紧急关头为什么能表现得如此冷静而专业呢?其实,这完全得益于他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⑨杰瑞米8岁时,他父亲就开始向他传授卡车驾驶技术和汽车维修技术;9岁时,杰瑞米对他父亲的卡车已经非常了解,并学会了驾驶,只是因为法定年龄未到而没有去考驾照。至于强尼,也是很早就开始向父亲学习医护知识和技巧,CPR的动作要领他在10岁那年就已经完全掌握。美国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直注重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关注死亡,体悟人生,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他们把生命教育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和挫折教育之中,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也就是说,从幼儿园起,杰瑞米和强尼就开始接受生命教育,至于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知识,曾是他们接受健康教育时学的最基本的内容。

    ⑩对于杰瑞米和强尼的非凡举动,整个弥尔顿镇的居民都交口称赞,并联名要求华盛顿州政府嘉奖两位小英雄。比尔警官最有代表性,他自豪地说:“杰瑞米和强尼是整个弥尔顿的骄傲,是当今美国孩子的典范。”

阅读朱自清的《春》(节选),完成题目。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