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情绝,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主张“外交和好,内要自强”。

材料二: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1898年8月,《万国公报》发表以广学会名义撰写的《速兴新学条例》,提出了多项发展教育的主张。如主张派遣留学,每年由国家从学有所成之士中选100人,资派出洋。又如,主张在每一府所在地和市镇各设学塾、书院,专以西文西学教人。

——摘编自黄新宪《〈万国公报〉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为实现“自强”做了怎样的努力?这些努力在客观上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洋务派为什么要“求富”?概括指出“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一个“求富”企业。
(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4)、根据材料四,概括《速兴新学条例》关于发展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万国公报》对教育的关注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哪场变革相呼应?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