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探究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农业稳则天下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1)、发展农业生产,要靠科技。

战国时期,农业科技取得了哪些进步?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发展农业生产,要靠政策。

商鞅变法中哪一条政策有利于秦国的农业生产?西汉初年实行了什么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3)、当前,我国的农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请你举出一项党和政府有关重农、惠农的政策或措施。你认为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举一反三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2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图3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图4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图1和图2两种工具的制作方法。写出能反映距今六七千年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序号。

材料二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三   自西晋末年至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民渡过淮江。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南方本是以农业为主,之后学习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开发“蛮田”产量颇丰。

——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居五年,秦人富疆,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国统一“天下”的工作完成,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新政治局面。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到此乃有统一帝国的出现。在此以前,周室中央,对于诸侯国的内政,是无法过问的;到此集权的中央政府建立……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势力,敢与中央抗拒……在此之前,“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自傅成乐《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经历了由夏、商外服制即邦联式统一走向周代分封制即联邦式统一,再走向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这样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疆域也总是随着中华民族不断壮大而滚雪球式地向四方扩展,历史上后一个王朝的疆域一般而言总比前一王朝要大一些。

——摘自董恩林《问学求通:董恩林自选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