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①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水起到了化学反应剂和润滑剂的作用,直接促进了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那么,地球上的水,到底从哪儿来?
②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说”和“内源说”。
③所谓“外源说”,顾名思义,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地球外部。而外来水源的候选者之一便是彗星和富含水的小行星。被誉为“脏雪球”的彗星,其成分是水和星际尘埃,彗星撞击地球会带来大量的水。而有些富含水的小行星降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也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5%,有的可达10%以上。一些科学家认为,彗星和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撞击地球时,将其中冰封的水资源带入地球环境中。
④但是,地球表面要想形成现今的水储量得需要多少陨石?如果光有陨石而缺乏把其中的水释放出来的地球物理化学作用,陨石中的水又怎样变成液态水?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⑤外来水源的另一个候选者是太阳风。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氢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然后,这种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
⑥但太阳风形成的水是如此之少,在地球45亿年生命史中,也不过形成了67.5亿吨水,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1010亿吨相比,不过九牛一毛。
⑦与外源说相对的是内源说,内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地球本身。这种观点认为,地球起源时,形成地球的物质里面就含有水。在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水存在于地壳、地幔中,或以气态存在于地球大气中。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地球大气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岩浆中的水也随着火山爆发和地质活动不断释放到大气、降落到地表。汇集到地表低洼处的水就形成了河流、湖泊、海洋。
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地球开始形成的最初阶段,其内部曾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氢元素,它们后来与地幔中的氧发生了反应并最终形成了水。
⑨地球上的水究竟来自外部还是产自内部?科学家各有各的道理,目前,两种观点谁都不能说服谁,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于科学家们收集更多的客观证据,以揭开这个迷。
①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②第⑤段划线句中划线的词语“据估计”“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请分别说明理由。
近日,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问题又有新发现。《自然》杂志载文称,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塔吉胥湖陨石和地球地幔岩石样品的同位素分析显示,两者的同位素水平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同时,科学家研究发现,大多数彗星水的化学成分与地球水并不匹配。
材料一: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有关要求,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有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五部门《意见》明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同时,《意见》还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据统计,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逐年减少,到2018年仅剩35个,减幅63%,各地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
材料二: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一)对于目前全国各地压加分项目及分值和增加高考加分项目民意情况调查表
项目 占比 态度 |
大幅压缩加分项目及分值 |
增加见义勇为加10-20分 |
支持 |
91.47% |
3.56% |
反对 |
4.05% |
68.44% |
(二)对于高校不同录取方式的民意情况调查表
方式 占比 态度 |
裸分录取 |
自主录取 |
适当加分录取 |
其它 |
支持 |
51.10% |
11.73% |
19.83% |
17.34% |
材料三:高考加分背后的民意“温差”
“你孩子的分数在全省排多少名”,成了高三学生家长们眼下谈论最多的话题。家长们心情纠结的背后,是每年高校招生1分压倒上万人的现实。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现实下,今年全国各地出台的高考加分新政广受社会关注。高考期间,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就高考加分这一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作为普通家长的陈女士对于高考加分有质疑,地告诉记者,大多数的家长对加分高度警惕,认为加分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并对一些加分项目表达不满。北京一位既是中学教师又是考生家长的丁先生表示,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些高考加分项目实际上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有所考虑,这样,两者在优惠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其实存在一定的重叠。记者在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高考加分,今年19岁的张桓(化名)“2012年高考课分”全县30名的他进入录取环节后,名次跌至70多名,最后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张桓的经历,实际上折射出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无法遮蔽的劣势。
陕西师范大学史赧碰教授认为,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区在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时,与民意存在较大的“温度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