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河南省周口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11月)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做题。

    材料一:数千年来,使用塑料袋早已成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也日益严重。在中国,每天消费30一个一次性塑料袋,年消费量超过1万亿个,一次性塑料袋一直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另外,为了生产塑料袋,每年还需消耗3700万桶原油。

    材料二:下列是几则新闻标题。

    ①中国“限塑令”实行八年名存实亡(《联合早报》2016年2月16日)

    ②8年“限塑令”几成“卖塑令”(《新民晚报》2016年4月13日)

    ③“限塑令”实施八年  市民依旧“我行我塑”(“河北新闻网”2016年6月25日)

    (1)阅读材料一,说说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那些好处。
    【答案】
    (2)阅读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答案】
    (3)减少白色污染,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9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近几年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雾霾,自由呼吸”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材料一: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材料三: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