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9℃,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9℃,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
举一反三

小灵同学对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如下探究:

【问题】

(1)同学们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盛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盛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猜想: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blank#}1{#/blank#}有关。

【证据】

(2)针对同学们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

甲组方案:利用七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为500mL)在同一天进行实验。

第一步: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瓶内;

第二步: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即温度差。

乙组方案:利用同一保温瓶(容积为500mL)分七天进行实验。

第一步:每天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装入同一保温瓶内;

第二步:每天下午6: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即温度差。

上述两套方案,都可以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是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blank#}2{#/blank#}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甲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将收集的数据做成如下图线:

【解释】

(3)本实验通过{#blank#}3{#/blank#}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