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不如肉袒伏斧请罪         (质:刀斧义底下的垫座)

②孰为汝多乎                 (识:见解)

③是以古人不期古不法常可     (修:效法)

④汉天子,我丈人也           (行:辈分)

A、①②解释都对,③④解释都对 B、①②解释不全对,③④解释不全对 C、①②解释都对,③④解释不全对 D、①②解释都对,③④解释都不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题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顷之,迁尚书吏部郎。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

    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阕,为始兴王濬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濬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选自《宋书》卷六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

    宗元,字子厚,河东人。贞元九年苑论榜第进士。又试博学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县尉,累迁监察御史里行。与王叔文、韦执谊善,二人之谋事,擢礼部员外郎,欲大用,值叔文败,贬邵州刺史,半道,有诏贬永州司马。遍贻朝士书言情,众忌其才,无用心者。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同谪,得播州,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具奏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有为请者,遂改连州。宗元在柳多惠政,及卒,百姓追慕,立祠享祀,血食.至今。公天才绝伦,文章卓伟,一时辈行,咸推仰之。工诗,语意深切,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司空图论之曰:“梅止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应物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厉靖深.不及也。”今诗赋杂文等三十卷,传于世。

(辛文房《唐才子传·柳宗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主父偃者,齐临淄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书奏天子,天子召见,谓曰:“公安在? 何相见之晚也!”于是上乃拜主父偃为郎中。偃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

元朔二年,主父言齐王行僻,上拜主父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予之,数之曰:“吾与诸君矣,毋复入偃之门!”乃使人以王邪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罪,乃自杀。

赵王恐其为国患,欲上书言其阴事,为偃居中,不敢发。及为齐相,出关,即使人上.书,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及齐王自杀,上闻大怒,乃征下吏治。上欲勿诛,是时公孙弘为御史大夫,乃言曰:“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白圭、子贡,转货致富,积累金玉,人谓善学明。主父偃辱贱于齐,排摈不用;赴阙举疏,遂用于汉,官至齐相。人谓偃之才,非也。儒者明说一经,习之京师初阶甲乙之科迁转至博士人谓经明才高所得 , 非也。而说若范雎之干秦明,封为应侯;蔡泽之说范雎,拜为客卿,人谓雎、泽美善所致,非也。皆善至之也。鲁平公欲见孟子,嬖人臧仓毁孟子而止。孟子曰:“天也!”孟子贤者,诲人安道,不失是非。

(节选自王充《论衡》,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