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大江东开发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牢记战争教训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遇难者的鞋子

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

材料三: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抗击了70%的日本侵略军,最终以3500多万儿女捐躯为代价,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1)、“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卡片中,某些画线部分存在错误,请指出(填写字母即可)并予以更正。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卡片

历史背景:德、意、日同盟国(A)英、法、俄协约国(B)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矛盾日趋激化。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C)

起止事件:1914——1916年(D)

“绞肉机”似的战役:凡尔登战役(E)

结果:协约国集团胜利(F)

(2)、根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法西斯的“邪恶”表现,并证明“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
(3)、列举中国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役。(各一例)
(4)、材料三体现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怎样的作用?
举一反三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在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1945年中共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中共将蒋介石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材料五: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10月1日新中国诞生。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为最大的民族之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