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蔽日(隐瞒) B、多趣味(确实) C、多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消失)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 B、予尝求古仁人 C、已而细柳营 D、不以其道
(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青衣捕盗

    有聂胜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会鉴其城,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书儿不能学,日加鞭鞑,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 , 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盗惊,又发一弹,书儿仰卧马背,以双莲瓣戏夹其丸。第五弹至,书儿即发脚下丸抵之,铿然有声,去三十步远。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 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风《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更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