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诗文绘景。 《使至塞上》中,王维描绘了“①,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奇特壮美;《渡荆门送别》中,李白乘舟出蜀,描写了“月下飞天镜,②”的江上美景,澄澈明净。
诗文传情。 《饮酒》 (其五) 中,陶渊明借“采菊东篱下,③”抒发恬淡高远的心境; 杜甫在《春望》中以花、鸟为主体,借“④,⑤”表达感时伤世的感情。
诗文说理。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由个人到国家,提出“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⑦、⑧”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
主题 | 文学常识与名句 | 出处 |
岁月流逝 | 崔颢登楼,写下“①{#blank#}1{#/blank#},{#blank#}2{#/blank#}。”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 《黄鹤楼》 |
失意飘零 | ②{#blank#}3{#/blank#}(人名)出使塞外,写下“③{#blank#}4{#/blank#},归雁入胡天。”以写景交代行踪,表现诗人失意飘零之感。 | 《使至塞上》 |
老当益壮 | 曹操写下“④{#blank#}5{#/blank#},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明自己虽近暮年, 仍然老当益壮, 雄心不减。 | 《龟虽寿》 |
痛恨战争 | 安史之乱中,忧国忧民的杜甫看到战火连绵, 久盼家音而不得,写下“⑤{#blank#}6{#/blank#},{#blank#}7{#/blank#}。” | 《春望》 |
八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6 页续表
主题 | 文学常识与名句 | 出处 |
抑郁不平 | “⑥{#blank#}8{#/blank#},{#blank#}9{#/blank#}”这两句诗,杜牧以二乔命运代指东吴命运,隐含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慨叹。 | 《赤壁》 |
居安思危 | 孟子居安思危,指出导致国家灭亡, 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⑦{#blank#}10{#/blank#},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