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诊断物理试题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h高处,以初速v
0
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球落到星球表面的水平射程为s,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0
;
(2)该星球的质量M。
举一反三
如图,人类发射一探测器探索某颗未知行星,探测器观察到行星的最大视角为2θ,在
时间内探测器绕行星转过的角度为α,探测器运行轨道为圆形,不考虑行星的自转,引力常量为G,π已知,则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冰巨星是一种主要由比氢和氦重的气体组成的巨行星。某冰巨星是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赤道处的n倍,已知引力常量为G,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冰巨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今年的学校运动会,高三(3)班的小明参加跳高比赛,成绩为1.50m,若将他跳高的上升运动视为竖直上抛运动,如果小明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月球上起跳,已知月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半径的
, 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 忽略月球的自转影响,则小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大约为( )
某行星的卫星A、B绕以其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作用于A、B的引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
, 行星到卫星A、B轨道上点的距离分别记为
、
。假设A、B只受到行星的引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嫦娥1号奔月卫星与长征3号火箭分离后,进入绕地运行的周期约为16小时的椭圆轨道,称为16小时轨道(如图中曲线1所示)。随后,为了使卫星离地越来越远,星载发动机先在远地点点火,使卫星进入图中曲线2所示新轨道,以抬高近地点。后来又连续三次在抬高以后的近地点点火,使卫星加速和变轨,抬高远地点,相继进入24小时轨道、48小时轨道和地月转移轨道(分别如图中曲线3、4、5所示)。卫星最后进入绕月圆形轨道,距月面高度为h,周期为
。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正确的是( )
《天问》是屈原笔下的不朽诗篇,而天问”行星探索系列代表着中国人对深空物理研究的不懈追求。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球形行星A、B各有一个近表面卫星C、D,各自绕行周期分别为
、
, 已知
, 忽略卫星到行星表面的高度,则行星A,B的密度之比为(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八省联考云南物理卷)
小题精练 07 圆周运动问题-备考2025年高考物理题型突破讲练
小题精练 06 抛体运动问题-备考2025年高考物理题型突破讲练
小题精练 05 传送带问题-备考2025年高考物理题型突破讲练
小题精练 04 板块问题-备考2025年高考物理题型突破讲练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