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共同体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①会天大雨
②或以为死
③乃丹书帛曰
④固以怪之矣
⑤剑一人敌,不足学
⑥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梁以此奇籍。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才。③耘:除草。④询(xún)美:确实美。询,通“洵”,信,确实。⑤汲井且浣衣:从井里打水洗衣。⑥郁郁然:茂盛的样子。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钟毓、钟会①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备注:①钟会:魏晋时期大臣、文学家、玄学家、军事家、书法家。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淘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投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既至杭,大早,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① , 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桌常平米,多作镗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绍圣初御史论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逆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初僦②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③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注】①赐度僧牒: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②僦:租货。③运甓畚土:搬运砖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