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①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面具却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选填“强”或“弱”之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依据其化学式我们可以推测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可能与空气中的(填化学式)有关。
②制作“青铜面具”的青铜属于(选填“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之一)。
③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在二硫化亚铁铜(CuFeS2)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④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这一方法是湿法炼铜技术的起源,请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时,NaCl和KCl的溶解度相等。将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确定”之一)。
②在t2℃时,将30gKCl固体加到50g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之一),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在t2℃时,各取NaCl和KCl固体40g,分别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至t1℃此时所得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 KCl饱和溶液的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之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