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文言文阅读与名著阅读七年级上册 四、狼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骂 鸭

【清】蒲松龄

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 , 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 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 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节选自《聊斋志异》卷五)

【注释】①邑:县,此指蒲松龄的家乡淄川县(今山东淄博)。②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③诡:斯诈。④异史氏:写怪异故事的人。此为蒲松龄的自称。⑤攘:偷,窃取。

(1)、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语句

提示方法

解释

征于声色

查阅字典法:①品尝,辨别滋味;②曾经;③经历;④试探

畏骂焉

联想成语法:不求

某益

课内迁移法:屠大(《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某甲所盗    去后 B、一攘鸭毛生   学不思则罔 C、夜梦一人告曰    禽兽变诈几何哉 D、触之痛    淫慢不能励精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4)、郭沫若赞美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人骨三分。”请你仿照示例,结合下面句子中的语气词,分析作者的讽刺艺术。

示例: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

赏析:“哉”相当于“呢”,表示反问语气;“耳”是“罢了”的意思,表示否定、轻视、讽刺的语气。这两个语气词表现出作者对狡猾贪婪的狼顷刻间都死在屠户刀下的轻,告诉读者“面对恶势力,不要心存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运用智慧来打倒恶势力”的道理。

甚矣 , 攘者之可惧 , 一攘而鸭毛生!甚矣 , 骂者之宜戒 , 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 蒲苇莲芡 , 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②余浸:支流。③岩阜:假山。④芡(qiàn):水生植物。⑤富:丰饶的物产。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