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

同学们搜集资料,开展“关注家庭教育·共建亲子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社会现状:中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

某市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中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结果如下图,这表明:____

【追本溯源:家庭教育风格分类】

据研究显示,在亲子关系中,父母采用的教养风格,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引导型教养风格。以同时高度支持和高度管控为特点,既关注孩子的需求,又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家长倾听孩子的烦恼并在难过时给予安慰;尊重孩子的想法,即使意见不合也鼓励孩子表达观点;向孩子解释行为对他人的影响,鼓励他们思考行为后果,培养责任感和良好习惯。这种教养风格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和社会适应能力。

专制型教养风格。以高度管控和低度支持为特点,对孩子实施严格的管控,但往往忽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主要有三个表现:口头敌意,对孩子大喊大叫、发脾气和责骂以促使其进步;肢体胁迫,通过体罚来惩罚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无理惩罚,在不解释原因的情况下取消孩子的特权或推迟原本答应的事情。这种教养风格可能导致孩子不健康的心理发展。

放任型教养风格。以同时低度管控和低度支持为特点,往往不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也不关注孩子的需求。家长在面对孩子大闹时容易屈服,惩罚多为恐吓而非实际行动。这种教养风格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律和责任感。

【解决平台:科学改善亲子关系】

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研究总结出的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家长要学会倾听和尊重。父母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感受和问题,避免打断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同时,应避免批评和指责,而是用鼓励和支持的话语来表达意见,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尊重。其次,注意以身作则。父母应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应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确保他们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则。

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是维系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双方可以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加深感情。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成长的困惑和学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帮助。然而,由于沟通不足,很多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向父母求助,导致问题恶化。相反,如果能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他们反映自己的困扰和需求,往往能够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时,组员不慎将【社会现状:中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中的内容涂改遮盖,请你根据材料中给出的饼状图,补全横线上的信息。
(2)、活动中,同学们被一幅漫画触动。请你仔细观察画面,向大家介绍这幅漫画。

写作提示:①介绍画面内容及主题;②不少于80字。

(3)、活动接近尾声,请你依据材料内容,以“如何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为主题做总结发言,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思考。
举一反三
学校公众号要制作一组关于“二氧化碳如何人工合成淀粉”的科普推送,以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参与制作,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提示:建议先浏览全文,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题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

【材料一】

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这两个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关联的东西还能进行转化?

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的科研攻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导完成的人工合成淀粉重大科技突破进展成果论文,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从而为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生产的工业车间制造“打开了一扇窗”。

(《重大突破!二氧化碳能人工合成淀粉了,火星或能变成粮仓!》选自“科学鱼”2021.09.25)

【材料二】

【甲】

人工合成淀粉样品具体的合成路线是:科研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联合大化所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碳一(C1)化合物,然后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据化学聚糖反应原理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C3)化合物,最后通过生物途径优化,将碳三化合物又聚合成碳六(C6)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C6化合物)……最终通过核磁检测,该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也就是两者没有区别。

《中科院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以后能喝西北风了》(选自“科技每日推送”2021. 09.28)

【乙】

传统的淀粉主要是通过农业种植和自然的光合作用形成淀粉,需要60步生化反应,看这个:6CO2+6H2O(光照、叶绿体)→C2H2O6【(CH2O)n】+6O2.如今二氧化碳只需要11步就能人工合成淀粉了。大家的DNA动了没?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一直是理论可行,而动手操作是第一次,妥妥的梦想照进现实,空手套白面粉。在此之前,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合成为葡萄糖,但却在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面前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这么复杂的合成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公式理解,水+二氧化碳+电=淀粉。光伏电水解产生氢气,再利用催化剂将氢气还原成甲醇,接下来将这样的碳一化合物聚合到多肽化合物,就能拿捏住淀粉了。涉及到的化学本质就是最简单的还原、缩合、重排、聚合。这酿酒一样的过程,让科学家们坐了六年的冷板凳。他们从重新设计自然代谢途径开始,让自然淀粉复杂的合成过程简约至只有11步,其中有一个难题,就是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甲醇合成淀粉的生命过程,也就是说不存在C1—Ca这三个过程的催化酶。没有怎么办?自己改造啊。科学家们挖掘改造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个物种的62个生物酶催化器,最后使用十个酶催化剂将甲醇转化为淀粉,甚至可以造出易消化的支链淀粉和消化慢、升糖慢的直链淀粉。这样,人工合成的淀粉不仅转化效率高,营养品成分和自然生产的淀粉一模一样。

(《二氧化碳是如何变成淀粉的?》选自白小丸ouo)

【材料三】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

采访目的

了解成功背后研究人员潜心科研攻关的故事

采访方式

电话采访

采访问题

问题1:马所长,恭喜你们取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请问你们第一次成功合成淀粉是什么时候?首次看到“淀粉蓝”,您有什么感受?

问题2:马所长,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请问您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当时有没有想过放弃?

问题3:马所长,在您看来,这项研究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意义?

【新闻标题我来拟】

【人工合成淀粉知多少】

【我与专家面对面】

【热点话题我来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