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材料一   疫来如山,人命关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无数中华儿女舍小家顾大家,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铸就了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1)材料一中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过程是如何体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材料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辈子扎根田间地头,“燃灯校长”张桂梅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金手天焊”高风林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外卖小哥”宋增光在配送行业勤奋耕耘了七年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挥洒汗水,胼手胝足,用劳动托举起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此刻,让我们致敬伟大的劳动者,为劳动点赞!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要增强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的依据。

材料三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历史赋予崇高使命,时代呼唤青年担当。广大青年既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责任,也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重要机遇。

(3)作为青少年,你将如何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举一反三
五四青年节前夕,某校八年级9班思政课老师以“我和我的祖国——向榜样学习”为主题上一节专题课,并提供了如下学习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隐姓埋名60年的战斗英雄张富清】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密雄”荣誉称号,一次荣获“人民功臣”奖章。张富清立下这些赫赫战功时才25岁.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条件最艰苦、急缺干部的来凤县工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贫困山区。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他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动员妻子放弃铁饭碗,从供销社“下岗”,老母亲去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才被发现。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58年,我国决定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32岁的黄旭华被选中参与研制,不久被任命为总设计师。经过黄旭华和他带领的团队刻苦攻关,1981第一艘装有导弹的核潜艇顺利下水。1988年,核潜艇步入最后的深潜试验。深潜是核潜艇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项试验,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增强大家的信心,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黃旭华毅然与艇员一同下海。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属于最高级别的国家机密,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在“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黄旭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家需要,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舍”的是亲情,“得”的是国之利器。他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17年,黄旭华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紧扣本节思政课主题,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得泄露个人和所在区域、学校等信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