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柴米油盐 能源命脉】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排在第一位的“柴”就是能源。能源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材料一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在此之前,《能源法(草案)》经过了三次修改和完善及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以下是这三次审议过程实录(节选):

第一次审议

第二次审议

第三次审议

《能源法(草案)》共9章69条,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健全能源规划体系,完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加强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制度等。审议过程中,草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改,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草案二审稿提出推进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的防灾能力等。审议后,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委员会还到各地调研,听取意见,并再次对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

草案三审稿增加国家推动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约能源服务的规定;规定能源用户应当积极参与“能源需求响应”,引导能源用户促进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草案经过三次审议后,被认为是比较成熟的法律草案。

(1)请结合审议稿内容,说说我国《能源法》制定过程中的三次审议对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二   2024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在我国北京举行,有4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中提到,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和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前20年相比,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得益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中国在能源转型中取得领先地位;得益于成熟的页岩气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被其他国家产量替代;能源转型面临“多维平衡”的严峻挑战。

(2)假如你是一名参会的学者,面对上述全球能源格局变革,我国将如何应对? 请说明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

材料一: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首批福建、贵州和江西三省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7年5月31日至6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在赣视察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张庆黎强调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大源头治理与全过程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努力发展形成一批生态资源、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

材料二:2017年5月25日,大余县环保局依法查封新城镇分水坳一违法排污竹炭厂。经查,该厂主要从事竹炭加工生产,此前,因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于被大余县环保局责令停止生产,近期,该厂负责人趁暴雨天气将之前生产产生的废水用抽水泵通过塑胶管排入下水沟,造成环境污染。

材料三:2017年6月4日,省环保厅、南昌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在南昌联合举行“六·五”环境日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省委志愿服务队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同时开展了环境监测、辐射检测和机动车排气遥感检测展示,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开展电子废弃物科普及利用宣传。

【作答要求】

①拟题:自拟一个能概括上述材料内容题目。

②评论:运用思想品德课教材观点对三则材料逐一进行评论。

③表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字数在200字以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