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上海市青浦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终学业质量调研(一模)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申节愍公传

(明)陈子龙

①申节愍公者,名佳胤,字孔嘉。公生六岁而 , 家贫特立,无所仰给。母轩太安人,织纫持门户,日或不再食。而公自童稚时,以节操刚正自励,向人无饥寒之色,人莫测也。十九补博士弟子员,二十举于乡,又十年始成进士,拜仪封令。

②仪封小邑,民谨朴易治。公减省条教,一意休息之。大河邑中,河以北多剧盗。公修闾党之政使奸无所容又广置耳目明设购赏盗皆出奔民以安堵

③居一载,大霖雨河决,公舣舟欲渡,雷雨大作,晦冥不辨。吏民数千人争叩头,请公登岸。公不听,亲操圭璧,沉白马,负薪柴,实土石,为楗若夏屋者以十数,塞决口,水为之却,堤以立成。满三载,徙杞令。

④杞壤大而俗侈,好浮伪慢。士大夫家居,童骑以数千指计,纵横自如,奸宄;或入民舍,取器物,伤纤弱。公收捕首恶数人,立诛之。即童奴人人相戒毋犯法,相随入狱矣。会是时,雍、豫盗大起,有号“扫地王”者,率精贼万人,环攻杞数昼夜。服登陴御之,手斩渠贼,指不退,夜出奇兵击贼,贼败去。公聚父老谋曰:“贼退,尔城短垣耳,不足以任楼橹。”鸠工庀材,易以埏埴,三月告成,民不知役。以治行尤异,吏部文选司主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公生六岁而 
吏部文选司主事
(2)、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大河邑中(     )
A.毗邻
B.边境
C.隔开
D.占据
奸宄(     )
A.袋子       
B.装着        
C.驼背     
D.勾结
(3)、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
A、 B、 C、 D、
(4)、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五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五处标识出来。

公修闾党之政使奸无所容又广置耳目明设购赏盗皆出奔民以安堵。

(5)、将第④段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公戎服登陴御之,手剑斩渠贼,伤指不退,夜出奇兵击贼,贼败去。

(6)、比较本文第③段和下面叙写申佳胤治水在内容上的不同,分析陈子龙这样叙写的目的。

霪雨河决,舣舟怒涛中,塞其口。——《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仁杰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辩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后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居数日,授仁杰侍御史。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慑惧,仁杰奏之,请付法寺,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

    高宗将幸汾阳宫,以仁杰为知顿使。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仁杰曰:“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遽令罢之。

(《旧唐书·狄仁杰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 , 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