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成都专版调考A+B语文六上 A卷专项 1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东方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自己特有的重要地位。正如鲁迅所言:“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由此可见书法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学习书法,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利于塑造个人的品格,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材料二】书法作品欣赏
王羲之《____》(局部) | ____《玄秘塔碑》(局部) |
【材料三】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善写楷、行、草、隶诸书体,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____”的由来。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 比例 | 依赖手机的原因 | 比例 | |
1小时以下 | 19.23% | 通信需要 | 21.15% | |
1~2小时 | 21.15% | 放松需要 | 42.31% | |
3~5小时 | 44.24% | 上网查资料 | 19.23% | |
5小时以上 | 15.38% | 生活无聊 | 17.31% |
材料二:手机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低头族”出现并日益庞大,由此伴生出一种新的社会流行病———“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会带来许多危害: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影响新陈代谢;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眼疲劳,颈部、手臂肌肉疲劳;一味依赖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给我们的社交带来严重影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弱了思考的能力。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