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四上 47、“飞翔之王”——蜻蜓
①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②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时,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 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于飞机。 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要挥动 30~50 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 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几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āo)头”,生动地描写了蜻蜓的这种“特技”表演。
③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果飞机机翼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机翼就会折断。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依照翅痣,在飞机机翼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从此战胜了“颤振”,保证了飞机的安全。
(有改动)
①
②
观云测天的神器一风云气象卫星
闫小娟
1969 年以前,地球上空的气象卫星都是国外的,我国预报员得想办法接收国外的气象卫星资料用于天气预报。那时,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亲自批复下达了气象卫星研制任务,从此开启了中国科研人员研制气象卫星的历程。截至2021年,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9颗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分为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两类。①极轨气象卫星轨道高度有800多千米 , 它绕着地球南北两极飞行 , 每12小时无缝隙覆盖全球 , 就像拿着相机对地球进行全景拍摄 , 所以能够获得全球的观测资料。静止气象卫星轨道高度为35800千米,它在赤道上空,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基本一致,跟着地球一起转,所以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它固定地对着地球上的某一个区域进行观测,能够看到地球1/3的面积。就像拿着相机对着地球进行连拍,所以能够获得连续的观测资料。
批注①:画“____”的句子运用____和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极轨气象卫星。 |
在我国气象卫星命名方面,用奇数号命名极轨气象卫星,比如“风云一号”“风云三号”是极轨气象卫星;用偶数号命名静止气象卫星,比如“风云二号”“风云四号”是静止气象卫星。在同一个系列的卫星里,又发射多颗卫星,用A、B、C、D表示卫星成功发射的先后顺序。比如,“风云一号”有A星、B星、C星、D星等。
本文介绍一下风云家族中几个最先进的代表。一是“风云四号”B星,这颗卫星在2021年6月3日成功发射,是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业务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为什么说最先进呢?这里有两个全球“第一”。②首先 , 在这颗卫星上搭载了全球首个快速成像仪,能够对像暴雨这样的强对流天气进行1分钟的成像监测。其次 , 这颗卫星的最高分辨率在全球首次达到250米 , 从而使得地球上的风云清晰可见。二是“风云三号”E星,这是全球首颗在黎明轨道的民用气象卫星,在2021年7月5日成功发射。黎明轨道指的是在早晨6点和傍晚6点这两个时间段进行观测,它的观测资料将填补全球气象卫星在黎明轨道的观测空白,能够有效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
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新入团的气象卫星共同携手,继续发挥防灾减灾前哨作用,拓展风云家族全球服务的版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福祉安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选自“学习强国”平台,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