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诣:拜访。②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孔子曾拜其为师。③踧踖(cù jí):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1)、下列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方时年七岁”中的“时”字,是“当时”的意思,与“时李元礼有盛名”中的“时”意思相同。 B、仆,在古汉语中有“奴隶”“仆人”“驾车的人”“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等含义,文中“君与仆有何亲”中的“仆”应理解为“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 C、本文中“人以其语语之”中的“之”和“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的“之”意思相同。 D、“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中的“乃”为副词,可译为“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B、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C、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D、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4)、人物的一言一行往往显露其性格特点。请你结合上文和材料中的人物言行,分析元方和孔文举的共同特点。

【链接材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①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②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① 函:匣子        ②揕(zhèn):用刀剑等刺。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上不我用,即亡。何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注】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