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海淀单元测试AB卷 小语三上 期末素养过关A卷
龟兔竞①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②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③。及④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注】①竞:比赛,竞争。②中道:半路。③息:停止。④及:等到。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 ,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②夜昏怠,辄(zhé)③以水沃面;食不给(jǐ)④ , 啖(dàn)粥而读。既仕⑤ ,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chán)受贬,由参知政事谪(zhé)⑥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⑦。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或:有时。③辄:总是。④给:供应。⑤既仕:考取功名后。⑥谪:贬。⑦食不重肉: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
司马光好学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④其大旨⑤。自是⑥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②闻:听到,听见。③退:回去。④了:清楚。⑤大旨:大意,主要意思。⑥自是:从此。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① , 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②《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③之。门下生④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⑤ , 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选自《后汉书·承宫传》,有删改)
【注释】①少孤:幼年丧父。②明:了解。③笞:用鞭、杖、竹板抽打。④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⑤樵薪执苦:砍柴,干苦活。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 ,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③ , 啖④粥而读。既仕⑤ ,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⑥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⑦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辄(zhé):往往。③给:供应。④啖(dàn):吃。⑤既仕:做官以后。⑥谪(zhé):遭贬。⑦士:这里指读书人。
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①患。及②生子,爱之,恐坠③ , 稍下④作巢。子长羽毛,复⑤益⑥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①避:躲避灾祸。②及:等到…的时候。③坠:落下,掉下。④稍下:稍微低一点儿。⑤复:又,再。⑥益:更加。遂:于是,就。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①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②矣,买者求见。元方因③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④处耳。”买者闻之,遽辞⑤不买。子侄⑥以为言⑦ , 元方曰:“不尔⑧ , 是欺之也。”【注】①东都:洛阳。②直:同“值”,价值。③因:就。④出水:排水。⑤辞:拒绝。⑥侄:侄子。⑦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⑧尔:这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