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衣》每章首句都提问:“岂曰无衣?”然后分别以“同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意。 B、杨炯《从军行》首联由烽火这一具象的景物而引出书生“自不平”的心理,展现了书生由衷的爱国热忱。全诗抒发了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豪情壮志。 C、《无衣》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铿锵有力。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D、杨炯《从军行》全诗笔力雄健,对仗工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结句浅直。
(2)、面对外敌入侵,人们同仇敌忾,誓死保家卫国,两首诗都表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明显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作出分析。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