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奥古斯都皇帝执政时期规定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五、六层,限高18m,罗马街道最宽6.5m,一般大街4.8m。罗马城市建设的成就集中在中心地区广场群与建筑群。帝国时期的广场是皇帝个人树立丰碑的纪念地,皇帝塑像占据广场重要主要位置,广场群以巨大的庙宇、柱廊来表彰皇帝的业绩,广场形式逐渐从开敞转为封闭,由自由转为严谨,其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度空间艺术组群。
——摘编自张少侠等《罗马帝国建筑》
材料二 经过市民的反复争取,英王颁给了伦敦城特许状,规定: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负责处理按照国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诉,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伦敦人民行使司法权力。凡属市民均不得因任何纠纷而到市区之外进行投诉。
——摘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摩天大楼的建设逐渐渗透于城市的规划蓝图之中。柯布认为,传统的低层、低密度的住宅几乎没有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建筑之间间距十分狭窄,且由于卫生不容易清理,并不利于居民的健康。因此,在“光明城市”中,取而代之的是楼与楼之间的间距极为辽阔的玻璃制摩天大楼。这种大楼的占地面积只有社区的5%,剩下的95%都用来大规模的绿化。很快许多新建筑拔地而起。
——摘编自朱明《城市空间》
材料一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周围农村的农奴为了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地移居到城市,从而获得市民的身份并享有自由。市民阶层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材料二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世界人口移动简表
时间 | 主要流向 | 主要活动 |
15世纪末至16世纪 | 从西欧到美洲 | 欧洲殖民国家大量人口移民到美洲 |
16世纪末至18世纪 | 从非洲到美洲 | 非洲黑奴被贩卖到美洲 |
18世纪至19世纪 | 从农村到城市 | 英国、美国、法国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 |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