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南岸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任务一】树远大理想

吾充吾爱汝(你,指他的妻子)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体谅)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着想),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摘自林觉民《与妻书》

注: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林觉民烈士在信中表达了怎样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大事件。

【任务二】担民族大义

为了响应北京学生的罢课宣言,重庆各官私立学校、各教会公立学校共二十多所,于六月三日同时罢课,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参加者都手拿一面小旗,旗上写着“保山东主权”“诛国贼”“还我青岛”“誓雪国耻”等口号。……为了唤醒民众,各校学生还组织了演讲队和散传单队,分头到万寿宫、夫子池、城外两路口等地,连日进行救国宣传。

——摘自重庆党史资料研究丛书《五四运动在重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学生的革命活动。你认为重庆学生在五四运动中有何担当?

【任务三】扬时代精神

版画:加紧战时生产(1941年重庆)作者:林社学

现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了祖国的自由解放的战争,整个国家的力量都应该放在为正义、为革命、为压迫的民族而斗争。艺术的力量是发扬、煽动、刺激、鞭策、揭发、指示、训导、教育等等,也是人类的精神武装,在斗争中最适宜发扬火力的文化武器。

——摘自丰中铁1941年著《木刻版画概论》

注:丰中铁,生于1917年,1937年组织“重庆木刻研究会”。

(3)根据材料指出当时的时代精神内涵?分析生版画作品《加紧战时生产》如何发扬时代精神?

【任务四】做当代新人

材料

(4)请选择上图中的其中一个(群)人物,自拟题目,结合图片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当代发展主题,撰写一则150字左右人物扫描。(要求:有题目,有背景,有史实,有结论,题目简洁明了,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论有时代感)
举一反三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后,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专制和腐败,开始发表反清言论。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对清廷彻底失望的孙中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建立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第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戊戌变法以后,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讨过合作问题,但合作未能实现。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