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庆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西传后于14世纪时在欧洲普遍使用,欧洲出现了新型的多桅多帆、轻便快速的大船。此外,当时欧洲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很先进。材料反映了开辟新航路的(     )
A、技术支持 B、精神动力 C、思想条件 D、物质准备
举一反三
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入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告完成。

——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战终结,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材料三,四均摘自高中历史教科书

海路大通

材料一   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确的地图和海图。15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船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材料二

书籍插图

哥伦布书信


麦哲伦航海日记

《地理发现史》

1887年英国出版的一部书中的绘画作品,描绘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场景

哥伦布历经两个多月航行,返回途中写的一封信,描述了航行中的新发现

与麦哲伦同行的一位航海助手所撰写,记录了航行途中的见闻

19世纪法国小说家凡尔纳的作品,讲述人类历史上著名航海家的故事

(2)从材料二中选出研究新航路开辟最可信的两则材料。(写序号)从这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写序号)写出其所反映的具体史实。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3)依据材料三,围绕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提炼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