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遂。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材料二: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颊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翁亭记》)

材料三: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 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子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 , 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萁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絉酒 , 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岁比不登:指连年灾荒欠收。②园囿(yòu):菜园,果园。③撷(xié):钩下,取下。④絉(shù)酒:黄米酒。⑤瀹(yuè),煮。⑥脱粟:糙米。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乃记而去    宴酣 B、杂然前陈者    隶从者 C、相与登览    相与步于中庭 D、小大之    讼充斥
(2)、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面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A、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B、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C、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D、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4)、材料二中作者善用助词、连词等为表情达意增色,请举一例简要分析其妙处。
(5)、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竹树环合的环境让作者感到久违的闲适宁静。 B、材料二以太守酒酣而醉的情态将宴酣之乐推向了高潮。 C、材料三开篇即用一组排比写出舍安就劳、去美就简的生活境况。 D、三则材料的作者都位列“唐宋八大家”,写作上述三篇文章时均处贬谪境遇。
(6)、虽都有“同游者”,但三则材料的作者却忧乐有别。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作答。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回答相关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