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珠海市紫荆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能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东海徐公君猷 , 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

    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时谷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公命谷记之。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采道路之言,质之于子瞻,以为之记。

(节选自苏轼《遗爱亭记》)

【注】①何武:字君公,西汉名臣,为人贤良方正,为官秉公执法,政绩显著。②徐公君猷:徐君猷,当时黄州的知州,苏轼的好友。③啸咏:犹歌咏。④继连:僧人名。⑤谷:即巢谷,字元修,苏轼同乡人,此行来探访苏轼。

(1)、根据下列文言词义推断方法,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得之心而之酒也

词语推断法:情于景

子瞻

课内迁移法:之者谁

以知公

查字典法:①脚;②满足③足(副词);④值得

 (填序号)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未尝怒也,而民不犯。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遣爱”

(4)、小斗想利用假期去琅琊山拍短视频《醉亭记》,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帮他推荐拍摄顺序。在制作短视频时,你会推荐他按照从的顺序推拉镜头,理由是:
(5)、班级公众号准备发布一组以“品·君子之风”为主题的推文。【甲】【乙】两文都入选其中,小紫提出了质疑:甲文仅写欧阳修游山玩水,乙文也只是简单介绍徐君献为官从政的事迹,未能体现君子之风。对于小紫的质疑,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 , 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 , 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⑦止,自黄帝始。

(选自《太史公自序》)

【注】①次:编次,整理。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③缧绁:原指梱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④羑里: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⑤厥:乃,于是。⑥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⑦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