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起源】

材料一: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思想光辉】

材料二: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匠心谨肃】

材料三:命蜀郡郡守塑(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铸魂筑梦】

材料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哪一朝代?写出统一文字的重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水”修建的工程名称是什么?并概括其作用(不得摘抄原文)。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材料二   见下表

记述

文献出处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墨子·兼爱(上)》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韩非子·五蠹》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

《庄子》

材料三   孔子,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的核心理念为“仁”。孔子所阐述的“仁”,含义极为丰富,其中“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构成了其核心内容。孔子强调,“仁”不仅体现了人的内在情感和道德自觉,也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他提倡以仁爱之心待人,以此调和各种社会矛盾。孔子将“仁”与“礼”紧密联系,主张通过自我克制,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此外,孔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了私学,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推动了教育在民间的普及。在教学实践中,他总结了教育的规律和经验,并提出了诸多教育主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