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同时也是双刃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1830~1870年世界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英里)

注:1英里=1.609344公里


1830年

1840年

1850年

1870年

欧洲

60

1800

14000

65000

北美洲

——

2800

9000

56000

亚洲

——

——

200

5100

南美洲

——

——

——

1800

非洲

——

——

——

1100

澳洲

——

——

——

1000

全世界总计

60

4600

23200

130000

材料二   铁路的出现,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准则。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在一列火车,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摘编自《铁路发展史和21世纪发展展望》

材料三   到1820年代,蒸汽机被应用于轮船和机车,产生了蒸汽船和铁路。所有这些变化都依赖于煤所提供的能源。……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1821年,英国出台的关于蒸汽机和火车头的法律,就包含了防治大气污染的规定。

——摘编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据材料一,概括1830~1870年世界铁路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铁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早期的火车机车的广泛运用带来了什么问题?当时英国是怎样处理的?
(4)、综合上述材料,关于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你有怎样的认识?
举一反三

水陆交通的发展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这条道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以及核桃、葡萄、石榴等植物,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1)依据材料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二:中国古代有三次兴建运河的高潮。第一次是各诸侯国为争霸中原而兴建运河,如魏国开凿鸿沟,吴国修建邗沟。第二次运河建设的高潮以通济渠和永济渠为标志,联系长江、黄河、淮河的河段成为相对完备的工程体系。元代开始营建从江南产粮区至北京的漕运水道,成为运河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摘编自谭徐明等《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第一次、第二次运河建设高潮所处的历史时期。说明大运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1830年,英国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运营,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到1870年,铁路网布满英国。1842﹣1870年,英国铁路客运量由0.25亿人次增加到3.37亿人次,1841年出现了第一个乘坐火车的旅游观光团。

——摘编自欧阳萍《19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英国“铁路时代”开始的背景。说明“铁路时代”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