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两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也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据此判断,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
A、传承文言文 B、派遣留学生 C、普及白话文 D、推崇德先生
举一反三
文化是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关系一个政党兴衰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软实力,是各种制度和社会秩序在精神层面上的投射,客观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影响力。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1913年康有为《与陈焕章书》中认为,发展和宣扬孔教、提倡尊孔可以动员很多

政治力量:“近者大变,礼俗沦亡,教化扫地,非谁一时之革命,实中国五千年政教之尽革,进无所依,退无所据。……今其时也。吾欲复立孔教会以振之。

相反,钱玄同则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胡适的逻辑是这样的:“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面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却从来没有打算小心求证。

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是“和合”文化,其核心价值是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即在人际间倡导和谐、在国际间倡导和平。从古至今,无论是历交上开辟的欧亚丝绸之路,还是当下谋求的兴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见证了中华“和合”文化的巨大魅力,彰显“和合”文化的意义。

材料三:近年来,中国通过举办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节、大型对外文化援助项目等多种渠道,将“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等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传播至全世界。

教育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一   A.近十余年来,考校生徒不无恂滥,而泰西机巧日辟,船政经费日绌,不免因陋就简……B.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轮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C.北洋海军参加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12艘战舰中,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就占有10舰管带之职。D.主要课程为算数、几何、代数、直线与球面三角、天文气象学、航海测算、地理、蒸汽机结构原理、仪表使用和英语。

材料二   戊戌变法时期的近代科学教育与晚清政治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维新派及一大批接受过系统科学教育的热血青年留学生,他们热心变法,积极奔走,通过办报刊、兴学堂、办学会,积极宣传近代科学知识。

——摘编自郭海洋《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学制名称

颁布时间

主要内容

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

1902

学习日本学制;儿童自六岁起受蒙学四年,十岁入寻常小学堂修业三年

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

1904

沿袭日本学制;不准男女同校;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了班级授课制;将师范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

借鉴日本学制;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增加自然学科的内容;改学堂为学校

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1922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重视职业教育;兼顾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材料四   1919年春北大中文系课表(部分)

课程

中国哲学史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小说史

教育学

英国文学

逻辑学

伦理学

学分

3分

3分

4分

4分

3分

3分

3分

类别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限选

限选

限选

教师

胡适

梁漱溟

鲁迅

蒋梦麟

辜鸿铭

章士钊

杨昌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