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圣贤孔子】

材料   孔子大事记

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公元前522年,授徒设教,创办私学。

公元前517年,去齐国途中,遇妇墓前哭子,感叹“苛政猛于虎”。

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公元前500年一公元前498年,任鲁国中都宰,因政绩突出,后升任司空司寇。

公元前497年一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公元前484年一公元前479年,归鲁以后,孔子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3岁。他的言论由其弟子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后人评价孔子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请你从中任选一个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举一反三
初一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展开了充分的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相关探究问题。

材料一

实物名字

实物照片

实物解释

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铁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大多数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在湖南、河南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材料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②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材料四   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功效。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