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区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乙】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

[清]余怀

元祐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 , 即申纸共作字,二小史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

(选自《东山谈苑》,有删改)

【丙】

游 沙 湖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 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年号。②馔(zhuàn):饮食。③一行:一回。④《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

(1)、根据文意,写出加点词的意义。

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③更相易携

(2)、根据文意,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

(3)、苏轼与张怀民“欣然”赏月漫步,与米芾“大笑”对饮挥毫,与庞安常“作歌”游清泉寺,你能发现苏轼与这三位朋友各有什么共同点吗?
(4)、“君看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举业之富: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