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选出下面对《卜算子  咏梅》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A . “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虽花开而无人欣赏,更无人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 B . “无意苦争春”,“无意”二字突出表现梅花谦虚博大的胸怀。“一任群芳妒”是写梅花对“群芳”的照顾,更突出了梅花虚怀若谷的品格。 C . “零落成泥碾作尘”是写梅花受到环境的摧残,即使成了泥和尘,也是“香如故”,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 D . 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主张抗金,但屡遭投降派的打击,所以情绪愤懑抑郁。词中的梅花寂寞凄凉但高洁品格不变,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3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夜游的魅力

    湖心泛月记

    清  林纾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萧,遂以萧从。【A】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萧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甲】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B】堤柳蔚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乙】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注释】①此文写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此时作者仕途遭贬、事业受挫,客居杭州。

    ②划(huà):割开、分开。③中(zhòng):受到、遭受。④(jié):旧时衣领交迭胸前的单衣。⑤赤壁之续:苏轼(东坡)曾与友月夜泛舟赤壁,歌箫相和。和作者这次游湖情景相似,故有此说。⑥《夜泛西湖五绝句》:苏轼作于杭州任上。其中有“菰蒲无边水茫茫”等句,故下文说当年西湖“景物凄黯”,“湖面萧寥”。⑦袭;效仿。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