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 ,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节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庞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善医聋                   学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B、愈                       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三峡》) C、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 (《与朱元思书》) D、门前流水尚能西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3)、下面对【甲】【乙】苏轼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个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B、甲文“怀民亦未寝”表明张怀民心事颇多,与苏轼志同道合,于是共同赏月,感慨人生。 C、乙文写苏轼与庞安常的交往,“戏之”“剧饮”等词语,写出苏轼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 D、甲文中的“闲人”与乙文中的“异人”,都意蕴丰富,既有自得之情,又暗含自嘲之意。
(4)、作家梁衡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在他(苏轼) 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他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苏轼如何在文中体现“从困苦中找到乐趣”的旷达情怀。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