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近期,四年级(1)班的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据此完成练习。

视力筛查结果统计表

性别

总人数

近视人数

男生

26

10

女生

24

12

ㅤㅤ【原原因调查】班长小语对班级50位同学进行了访问。近视的同学中,有18位表示在空闲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较为频繁;有13位表示喜欢趴着或躺在床上看书;有11位表示自己写作业时会离桌面很近。

(1)、结合上面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本班中,女生近视人数比男生多。

②本班近视的人数超过了一半。

③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应该是导致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

(2)、结合小语的调查访问结果、为同学们提两条保护视力的建议。
(3)、小语想拟一条宣传语,呼吁大家爱护眼睛。下面最合适的是( )。
A、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保护视力,珍爱清晰世界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龙秋古井

【材料一】

ㅤㅤ地点:福田区福田街道水围龙秋村

ㅤㅤ年代:明初

ㅤㅤ说明:据考证,龙秋井是明初庄氏四世祖蒙斋、五世祖庄润父子立村时所掘,后经多次修葺,现建筑为清代遗存。龙秋古井西面50米处有两棵古榕,井口用粗石板砌成六边形,边长0.65米。圆形井身,直径1.5米。井壁用青砖砌筑,砌法为一丁一横。井深2.16米。该井自古以来水质清甜,而周围水质皆咸苦,这对研究古代水井选址及该地地质水文和环境变化均有一定科学参考价值。

ㅤㅤ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

ㅤㅤ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伸30米

ㅤㅤ保护级别: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ㅤㅤ责任单位:福田区福田街道

【材料二】

ㅤㅤ①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水围村沧海变桑田,唯一没变的,便是这口古井。关于古井的许多故事虽仅存于当地原住民的口耳相传,但它的来历以及开凿过程的艰辛仍然值得后人去传承去领悟。

ㅤㅤ②龙秋古井是庄氏先民开发水围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回乡寻根问祖的古迹之一。

ㅤㅤ③过去水围一带地势低洼,平日里潮涨潮落都会将岗厦大多数地方淹没,遇到暴风骤雨更是被水团团围住,这也是后来水围村名字的由来。

ㅤㅤ④淡水资源极少一直是困扰水围村民的大事,日常用水须得绕道黄冈北侧,从一个小坑里取水。于是村民们合计打算在黄冈附近挖一口井。

ㅤㅤ⑤挖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先找到水源,他们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水源。直到这年秋天,有人经过黄冈东南山脚不远处的一片湿地,无意中发现沼泽中间有一股水流缓缓地淌出,他用手捧起从地下冒上来的水,一饮之下,顿时感到甘冽沁脾,清爽无比。

ㅤㅤ⑥这个泉眼,便是龙秋古井的雏形。有了这一汪甘泉,村民便有了立足的根基,泉眼被修筑成了实用的井台,族人也由此开始建立水围村。发现泉眼那一年正好是龙年的秋天,遂将其取名为龙秋泉,随着岁月的流逝;后人称其为龙秋古井。

批注:____

ㅤㅤ⑦如今的古井已被列入福田区文物保护单位,井身也被重新修葺一新,四周用栅栏围起来,保护井水不受污染。

ㅤㅤ⑧古韵风格的栅栏上雕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水环四壁;下联是:围昌万年。横批:万世其昌。离古井不远处,马路的两边各有一棵古榕树,左边一棵枝繁叶茂,身姿端正犹如华盖;右边一棵枝干崎岖,如群龙乱舞,别有一番韵味,树下一块天然古岩,上面刻有“水围村”三字。

ㅤㅤ⑨龙秋古井养育一代又一代的水围人,以至于成为水围人信仰的组成部分。据当地人介绍,每年春节,在外打拼的水围人都会回到村子里看望老人,同时祭奠这口古井。对他们而言,古井不仅仅是一口井,更是保佑水围人人丁兴旺四季平安的神祇。

【材料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二】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注释:1935年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935年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时久、规模大、行程远、困难巨、影响广,为中外战争史上所仅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