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全国两会出现的新词热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为了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理解两会热词,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相关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热词一   新三样】

近年来,中国制造“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持续成为我国出口的“爆款”,激发了经济新动能。2023年,“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新三样”产品代表了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绿色经济,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外贸的稳定增长,也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形象。同时,“新三样”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对于全球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也促进了中国国内能源结构的优化。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分析我国大力发展中国制造“新三样”的理由。

【热词二   人工智能+】

张钹是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奠基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认识很有限,甚至相关资料也非常少。张钹赴美访学时,遭受外国同行的嘲讽“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吗?”他很受刺激,立志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从此,他一生醉心科研,四十余年如一日。他与同事们多方奔走,共同筹建了“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造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全国第一。这些“第一”树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推动中国在此领域大踏步前进,从不被看好到刮目相看。

(2)请你结合上述事迹,谈谈青少年该如何为青春赋能,适应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好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2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中医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发表演讲。中国声音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首次响起。2016年4月4日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有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

材料二: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国家安排的抗疟疾药物研究任务,屠呦呦带领抗疟药研究课题组这个团队,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药房入手,在收集2000余药方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方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实验几乎陷入停滞,屠呦呦后来回忆此事是说,“我就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我在《肘后备急方》看到有这么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用水泡了以后把汁液挤出来,从这里面我九得到灵感。重新思考提取方法。1971年,屠呦呦发现中药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对疟疾原虫有100%抑制率,1972年她成功提取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0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无数次失败后的成功,让屠呦呦领导的课题组所有成员都非常兴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