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开学摸底质量监测试卷

整本书阅读
(1)、下面名著片段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 )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团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还是在大自然面前、上天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作者斯诺用平实的语言,努力地展现着人物的精神风貌。阅读这本书首先得对其内容进行梳理,下面是一位学生以书中出现的人物先后顺序进行的梳理。根据你的阅读,补充该学生没有梳理出来的地方。

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特点

彭德怀

①童年时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地主孩子、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踢掉

②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

③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

……

他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富有才智、吃苦耐劳、精力旺盛、性格刚烈,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

A

①在学堂回击富家子弟的欺压,参加反对克扣工资的罢工

②为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感到自豪,笑称自己是“苦力”

③组织湖北第一支“工农军队”

④带领红军轻松攻克预旺县

B

举一反三
文学作品阅读

人生五十始

①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像他的六十老翁的同辈谢觉哉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②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

③毛泽东是他在长沙师范的学生,他的学生中还有许多青年后来成了共产党。徐特立本人在毛泽东能分辨共和派和保皇派之前很早就参与了政治。他身上仍留着帝制时代与封建政治作斗争的标志,那是他为了要表示他上书请愿实行宪政的诚意割去的小指尖。在第一次革命后,湖南一度有个省议会,老徐是议员之一。

④战后他随湖南省的勤工俭学学生去法国,在里昂学习一年,在一家铁工厂打杂做工维持生活。后来他在巴黎大学当了三年学生,靠为中国学生补习数学等筹措自己学费。一九二三年回湖南后,协助在长沙办了两个新式的师范学校,境况顺遂,有四年之久。他到一九二七年才成了共产党员,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叛逆。

⑤在国民革命期间,徐特立在国民党省党部很活跃,但是他同情共产党。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⑥党把他派去俄国,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回国后,他闯破封锁,到了江西,不久就在瞿秋白下面担任副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遭难后,执行委员会任命徐特立继任。从此以后,他就以教书先生老徐著称。没有疑问,他的丰富多样的经验——在帝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形式的社会中的生活和教书的经验——使他能够胜任他所面临的任务。他当然需要所有这些经验,而且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因为这些任务十分艰巨,要是西方的教育家,谁都会感到气馁的。但是老徐正当壮年,是不会感到气馁的。

⑦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

⑧“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愚昧所造成的,我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这样的人民,同江西相比,的确非常落后。江西的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但是文化水平高得多,我们在那里工作的物质条件也较好,合格教师也多得多。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百分之二十以下!”

⑨“这里的工作的进展慢得多。我们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我们的物质资源非常有限。甚至我们的印刷机也被破坏了,我们现在什么东西都只能用油印和石刻来印刷。由于封锁,我们不能进口足够的纸张。我们已开始自己造纸,但质量太差。但是别去管这些困难吧。我们已经能够取得一些成就。如果有时间,我们在这里能够做到使全中国震惊的事情。我们现在从群众中间正在训练几十名教师,党也在培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要担任群众文化学校的义务教员。我们的成绩表明,这里的农民只要给他们机会是极愿意学习的。”

⑩“而且他们也不笨。他们学得很快,只要把道理对他们说清楚,他们就改变了习惯。在这里的老苏区,你看不到姑娘缠足,你会看到许多年轻妇女剪短发。男人现在慢慢在剪掉辫子了,许多人在共青团和少先队那里学读书写字。”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减)

探究传奇式英雄人物的刻画艺术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它通过塑造英雄人物,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家的理想和愿望。《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神态各异、光彩夺目的英雄形象,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在塑造个性化的典型人物方面的重大进展。班级开展《水浒传》人物塑造艺术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特点

助读材料

阅读任务

类型化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⑴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譬如《水浒传》中便塑造了很多具有侠义精神的人物。请结合左侧列举的回目,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他们“侠义”精神的体现。
{#blank#}1{#/blank#}

个性化

【文段一】那妇人拭着泪眼,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

【文段二】李逵正待要卖弄胸中许多豪杰的事务,却被他唱起来一搅,三个且都听唱,打断了他话头。李逵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跳起身来,把两个指头去那女娘子额上一点,那女子大叫一声,蓦然倒地……李逵道:“只指头略擦得一擦,他自倒了。不曾见这般鸟女子,恁地娇嫩! 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

⑵《水浒传》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也非常注重表现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像鲁达、李逵同是性急粗鲁之人,但两人的辨识度很高。请结合左侧文段,体会两人鲜明的个性特征。{#blank#}2{#/blank#}

动态化

【甲】“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第三十二回)

【乙】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第七十二回)

【丙】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第九十九回)

【小贴士】动态化描写:指在故事的发展中展示人物性格及其变化。

⑶《水浒传》是如何实现人物形象的动态化描写的? 请以武松为例,联系左边文段,加以概述。{#blank#}3{#/blank#}

矛盾化

【文段一】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后误吟了反诗,得他气力来。今日又作《满江红》词,险些儿坏了他性命。早是得众弟兄谏救了! 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如骨肉一般……”

【文段二】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言讫,堕泪如雨。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 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⑷宋江视李逵为兄弟,却在最后将其毒死。你如何理解宋江的选择? 阅读左侧文段,并结合整本书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看法。{#blank#}4{#/blank#}

复杂化

武松形象的塑造,既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又表现了浪漫主义的传奇性;既揭示了生活的真实,又寄托了人民的理想;既有超人的品格和非凡的力量,又有凡人的性格和情感。对武松这个传奇式的人物,作者细致描写了他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他是经历了怎样的斗争,才摆脱了对官府的幻想,逐步克服了缺点,成长为农民革命的英雄的。作者并不讳言他的弱点和缺点,这就使英雄人物在具有传奇色彩的同时又真实可信。

⑸《水浒传》中塑造了不少传奇式的英雄,传奇式的英雄包含着在现实基础上的理想化,表现为超人与凡人相结合。请结合左侧链接材料,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武松“超人与凡人结合”的特点的。{#blank#}5{#/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