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王安石苏轼游蒋山

东坡自黄徙汝,过金陵 , 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东坡不冠而迎,揖曰:“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荆公笑曰:“礼岂为我辈设哉?”东坡曰:“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荆公无语,乃相招游蒋山。

选自《曲洧旧闻》

【注】①苏轼与王安石在政治上曾有严重的分歧,分别代表两个敌对的阵营。②金陵:地名,今南京。

(1)、阅读过程中,小浙遇到了一些困难,请借助小助手,帮他解释。

文言词句

小助手

解释

金陵

结合语境法:联系上下文

招游蒋山

课内迁移法: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入门不

查阅字典法:A.回头看B.拜访C.关心

(填写序号)

东坡不而迎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迁移】礼岂为我辈设哉?

⑤运用上述方法翻译句子。

(2)、读了以上古诗文里的交友故事,请结合他们的经历和你的感受,总结三条交友心得。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游记》)

【注释】①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②岚:雾气。③勒:控制。④石篑:人名,明代陶望龄。

【素材一】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回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率。神农之教:“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 , 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深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早,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敦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注释】①入粟:交粮给政府。②渫:读xiè,散发。③复卒:免服兵役。④五大夫:爵位名。⑤擅:专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