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品读会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卓茂,南阳宛人也。时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 , 嘿解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丞相府送马叩头谢之

(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注释]①尝:曾。②几何:多少。③谬: 差错。④嘿:同“默”,沉默不语。⑤公:对人的敬称。⑥幸: 希望。⑦诣:拜访。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①陈太丘与友

联系成语法:不而遇

②太丘

语境推断法

而谓曰

课内迁移法:元方入门不。《陈太丘与友行》)

④小叶和小赵对于乙篇中“亡”字的释义产生了分歧,小叶认为“亡”字应该是“丢失”的意思,小赵则认为应该是“死亡”的意思,你更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请结合表格中的“方法提示”阐述释义的过程。

(2)、根据文意,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限断3处)

他 日 马 主 别 得 亡 马 乃 诣 府 送 马 叩 头 谢 之

(3)、请将【甲】【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4)、【乙】文中的卓茂和马主,你愿意和他们中的哪一位成为朋友?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5)、《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方正指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小叶发现《论语》也有许多能体现方正的语句。你认为【甲】文“友人”应该用《<论语>十二章》中哪句话进行反思?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士争凑燕。   

                                                                                                                              (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肤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 , 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瑷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宴语:在宴席上交谈。②庐江王瑷:唐太宗的本族叔父李瑷,封庐江王后,因谋反罪被杀。③籍没:官府把罪犯家人和财产登记没收。④贼杀:“贼”亦为“杀”之意。⑤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以示尊敬,谓之避席。⑥遽:立即、立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