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多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测评物理试题
卫星是人类的“千里眼”、“顺风耳”,如图所示三颗静止通信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已知卫星之间的距离均为
,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 地球的半径为
, 引力常量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颗通信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均相等
B、
其中一颗质量为
的通信卫星的动能为
C、
地球的质量为
D、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通信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
举一反三
2022年1月22日,我国实践21号卫星(SJ-21)将一颗失效的北斗导航卫星从拥挤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拖拽到了航天器稀少的更高的“墓地轨道"上。拖拽时,航天器先在P点加速进入转移轨道,而后在Q点加速进入墓地轨道。如图所示,此举标志着航天器被动移位和太空垃圾处理新方式的成功执行,在该过程中,航天器( )
如图,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需要经过几次变轨,在某次发射中,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上,然后在P处变轨到椭圆轨道2上,最后从轨道2的Q处变轨进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P点,轨道2、3相切于Q点,且轨道3离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当卫星分别在3条轨道上稳定运行时,忽略空气阻力和卫星质量的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处理废弃卫星的方法之一是将报废的卫星推到更高的轨道——“墓地轨道”,这样它就远离正常卫星,继续围绕地球运行。我国实践21号卫星(SJ—21)曾经将一颗失效的北斗导航卫星从拥挤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拖拽到了“墓地轨道”上。拖拽过程如图所示,轨道1是同步轨道,轨道2是转移轨道,轨道3是墓地轨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
”通信卫星(记为卫星Ⅰ)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上,主要为我国、东南亚、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区提供通信与广播业务。在同平面内的圆轨道上有一颗中轨道卫星Ⅱ,它运动的每个周期内都有一段时间
(
未知)无法直接接收到卫星Ⅰ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因为其轨道上总有一段区域没有被卫星Ⅰ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覆盖到,这段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
。已知卫星Ⅰ对地球的张角为
, 地球自转周期为
, 万有引力常量为
, 则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 )
某行星的卫星A、B绕以其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作用于A、B的引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
, 行星到卫星A、B轨道上点的距离分别记为
、
。假设A、B只受到行星的引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建立物理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八省联考(山西、陕西、青海、宁夏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云南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八省联考(河南卷)2025年1月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物理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