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践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解锁经济发展密码!海珠,劲!

从广交会开始,海珠就是广州与万国来宾谈笑有鸿儒的窗口,时代激荡,人来人往。2024年上半年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两大指标增速均居广州第一。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折射出身担“大窗口”之责的海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密码一:“形”“态”相耀,势如破竹

近年来,海珠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位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海珠的抢占先机。在“新质生产力”一词还未成热点时,海珠就已谋划向“新”。

早在2015年,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破土动工,短短几年间,琶洲不断刷新天际线,变化日新月异,“琶洲速度”令人刮目相看。如今,腾讯、阿里、唯品会、蚂蚁等五大平台型企业快速发展,多个百亿级跨境电商平台项目落地。

不难看出,全市领先的背后,是海珠在每一个时代节点都先行一步,不断推出“新产品”,勇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密码二:“产”“才”兼备,布局未来

读懂海珠经济,既要看当下增速,也要看未来动能。

在海珠的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超80%。海珠服务业就强在数字经济。去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提升到了19.2%。

截至目前,海珠区已累计进驻行业大模型超50个,汇聚泛人工智能企业近2000家,大部分企业已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逐渐实现商业闭环,打造国内领先的营利型大模型应用产业集群。

向天再造新海珠,是低空经济时代海珠的雄心壮志。抢滩低空经济赛道,未来海珠将开展低空经济十大行动,拓展“低空+”跨境飞行、文旅消费等12个应用场景。不管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还是低空经济,都凸显了海珠目光长远,打造未来产业的决心。

决心背后,是“人与产”的深度融合。海珠区打造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对重点企业、重点人才、重点平台三张清单靶向收集200多家企业、300多名人才、50多个平台信息。根据海珠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海珠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2.83万人,占比为29.04%,高于全国(15.47%)水平。不断集聚的人才,持续激发创新的活力,“海纳百川、珠联璧合”人才品牌将愈发闪亮。

未来不畏“行路难”,方能乘风再破浪。请结合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开创海珠新局面”为主题,并以海珠小主人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文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校学生以“礼赞新中国,共筑航天梦”为主题,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成就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感悟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第一小组为同学们展示以下图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第一小组展示的图片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探析航空航天发展之因】第二小组为同学们展示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以下为部分发展历程):

1956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党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我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58年,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581”任务,成立了“581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

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并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经过30余年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人已经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中的最后一步。 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共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推动航天产业跨越发展。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重大成就。

【青春接力,告白祖国】

2024年9月25日,航天员叶光富从遥远的太空传来寄语。他说:“青春的征途是理想和远方,希望同学们保持追梦的热情,坚定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我和我的同事们期待你们的加入。”

(3)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回应航天员的寄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