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活动二 小人物的爱国之光——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孤 岛》 何君华

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    我们叫队长给骗了。队长说, 还有最后一个哨所, 最后一个边防连队, 演完这场大家就能回家了。

②我们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小分队巡回演出已经一个多月了, 大家早已经疲惫不堪, 听队长这么说, 我们一下雀跃起来。去边防哨所的路程虽然漫长, 听说有整整五十公里, 但好歹有了盼头, 大家脸上的倦容也都舒展开来, 一路上有说有笑。

③可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这哪是什么哨所呀?总共只有三间屋子, 面积不过四十平方米。【A】更主要的是,    这哪能称得上是边防连队啊?总共只有一个人一个人

④ 我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只有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吗?我们发现这个哨所除了几只鸡以外, 当真只有一个人, 就是这位站在我们跟前的哨长呼日勒, 一个体格健硕、脸庞黑黢黢的蒙古族汉子。他是这个哨所的哨长, 也是这里唯一的哨兵。

⑤呼日勒哨长提前接到了我们要来慰问演出的通知。我们的汽车离得还有几里地呢,就看见他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拼命挥手。【B】下车,    呼日勒哨长就激动地向我们敬礼,    跟我们一一握手,    边握边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不是,    我从没见过我们哨所来这么多人!过年了过年了!”

⑥我们都很吃惊: 目下正是盛夏, 呼日勒哨长嘴里的“过年了”是什么意思呢?

⑦ 原来, 每年只有到过年的时候, 上面才会派三五个人人来哨所来送慰问信和一些慰问物资,从来没有像我们慰问演出小分队一样,一下子扎进来十几个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⑧ 我们问: “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呀?”

⑨呼日勒哨长沉默了一会儿, 说: “能不寂寞吗?寂寞, 我就养鸡。”

⑩给哨所运送给养的卡车每七天左右才来一次。之所以用“左右”, 是因为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就不一定能准时了。那样的话, 边防哨所就成了茫茫雪原中的一座孤岛, 但也不能断炊呀。于是呼日勒哨长就想到了养鸡。刚才那日松在屋后发现的那几只鸡就是呼日勒哨长养的。一提到鸡, 呼日勒哨长兴奋了:“都说老鹰捉小鸡, 你们听说过小鸡捉老鹰吗?在我们哨所, 个个都是捉老鹰的鸡!”

⑪“捉老鹰的鸡?”我们满脸狐疑。

⑫原来呀, 打小在这哨所长大的鸡们哪里知道老鹰是自己的天敌呢?这里的鸡发觉老鹰在头顶盘旋非但不躲避, 竟然还敢于张开翅膀反击。有一次, 一只老鹰俯冲而下, 群鸡一跃而起, 展翅伸爪迎击。老鹰一下慌了神, 反而真的被鸡啄伤了。你说是不是天下奇闻!

⑬这可真是天下奇闻!我们都惊掉了下巴。

⑭“不过那都是以前了,”呼日勒哨长接着说,“现在, 极端天气提前都有预警, 因此上级会安排将补给提前送来,断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但我仍然养鸡。寂寞的时候,想到还有它们陪着我, 我就不寂寞了。”

⑮呼日勒说着就沉默了, 我们也都沉默了。还是我们队长出来打了圆场:“呼日勒哨长(我们都这么称呼他, 起初有些调侃的意思,此时此刻分明多了几分尊重),那我们开始演出吧!”

⑯我们连忙站起身来, 一个个挺胸抬头, 清喉润嗓, 纷纷认认真真地准备起来。我们的表情都很庄重。哨所前院空地上除了一杆国旗分明空无一物,但此时此刻这里仿佛一座极华丽的剧院。我们摩拳擦掌, 准备为这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奉献一场尽我们所能的精彩演出。

⑰演出正式开始, 我们队长亲自报幕。有人独舞, 有人合唱, 有人朗诵诗歌……大家都聚精会神, 没有人懈怠, 跟以往我们在首府剧院演出时没有差别。最后一个节目, 是我们的“台柱子”娜仁花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 牛羊好似珍珠撒……”

⑱听着听着,呼日勒哨长流泪了,“全连官兵”也就都流泪了, 娜仁花也流泪了, 我们也都流泪了。

⑲尽管极不舍,但分别的时刻还是到了。我们的汽车开出好远, 还看见呼日勒哨长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摆手。回身望去, 呼日勒哨长的身影渐渐变小, 最后完全看不到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4.2.9 有删改)

(1)、小说情节不断推动,乌兰牧骑慰问小分队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请补全思维导图。

(2)、第一段划线句有何作用?
(3)、同学们阅读时发现这篇小说有两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你选择【A】或【B】句,分析这一手法的巧妙之处。

【A】更主要的是, 这哪能称得上是边防连队啊? 总共只有一个人, 一个人!

【B】一下车, 呼日勒哨长就激动地向我们敬礼, 并跟我们一一握手, 边握边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不是, 我从没见过我们哨所来这么多人! 过年了, 过年了!”

(4)、阅读分享时,有同学提出:“小说中的‘小鸡捉老鹰’这一情节可以将其删去。”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5)、文中并未写“岛”,作者却用“孤岛”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题,分析标题“孤岛”的深层内涵。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小题。
                                                                                                               父亲的布鞋
                                                                                                                   周海亮
        ①一位朋友童年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他告诉我,他能活到现在全靠了父亲的一双布鞋。
         ②朋友老家在鲁西南,一个平常都吃不饱饭的贫困山村,何况全国人民都挨饿的那三年?朋友记事比较早,在那三年的漫长时间里,他每天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寻找各种各样的东西往嘴里塞。槐树叶吃光了吃槐树皮,草根吃光了吃观音土。可是,在那样的年月,即使可以勉强吞咽下去的东西,也是那么少。朋友经常坐在院子里发呆,有时饿得突然昏厥过去。
       ③朋友的父亲在公社的粮库工作。有一阵子,粮库里有一堆玉米,是响应号召,留着备战用的。饥肠辘辘的父亲守着散发着清香的玉米,念着骨瘦如柴甚至奄奄一息的妻儿。有几次他动了偷的心思,但朋友的父亲说,那是公家的东西,即使我饿死了,也不去拿。
        ④可是他最终还是对那堆粮食下手了。确切说是下脚。他穿着一双很大的布鞋,要下班时,他会围着那堆玉米转一圈,用脚在玉米堆上踢两下,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回家。他的步子迈得很扎实,看不出任何不自然。可是他知道,那鞋子里面,硌得他双脚疼痛难忍的,是几粒或者十几粒玉米。回了家,他把鞋子脱下,把玉米洗净,捣碎,放进锅里煮两碗稀粥。朋友的母亲和朋友趴在锅沿贪婪地闻着玉米的香味,那是两张幸福的脸。
        ⑤这时朋友的父亲会坐在一旁,往自己的脚上抹着草木灰。他的表情非常痛苦。这痛苦因了磨出血泡甚至磨出鲜血的脚掌,更因了内心的羞愧和不安。可是他没有办法。他可以允许自己被饿死,但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妻儿被饿死。朋友的父亲在那三年的黄昏里,总是痛苦着表情走路。他的鞋子里,总会多出几粒或者十几粒玉米、高粱、小麦、黄豆……这些微不足道的粮食,救活了朋友以及朋友的母亲。朋友说,他小时候认为最亲切的东西,就是父亲的双脚和那双破旧的布鞋。那是他们全家人的希望。那双脚,那双鞋,经常令我的朋友垂涎三尺。
        ⑥饥荒终于过去,他们终于不必天天面对死亡。可是他的父亲,却没能熬过来。冬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走在河边,竟然跌进了冰河。或许是饿晕了,或许被磨出鲜血的双脚让父亲站立不稳,总之父亲一头栽进了冰河,就匆匆地去了。直到死,他的父亲,都没能吃过一顿饱饭。
       ⑦朋友那天一直在呜咽。他喝了很多酒。他说多年后替父亲偿还了公社里的粮食,还了父亲的心债;可是,面对死去的父亲,他将永远无法偿还自己的心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可以冬眠吗
                                                                                                     佚 名
         ①据科学调查,实际上,所有的动物在冬天都会由于低温的影响,变得不爱动弹。因为这时的食物非常缺乏,而身体又需要保存热量。
         ②在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会降到极低,它的新陈代谢、氧气需求和呼吸也会大大减少。不过,大部分动物都不会一直这样沉睡下去。它们会偶尔起来上个厕所、吃一些食物,或者伸展一下身体,来保证肌肉不会萎缩。
        ③有记录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类也能够进入冬眠一样的状态。2006年10月,一位日本人在攀爬雪山时失踪,24天后才被救援人员发现。他被发现的时候,医生确定他身体的新陈代谢已经处于停滞状态。但他确实只是“睡着了”,经过治疗,成功地复苏过来。
        ④还有一名掉入冰水中的挪威滑雪者,当时他已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了13.8℃,但经过抢救,他仍然成功苏醒和复原。可见,人类自身还是具备冬眠的“潜力”的。
         ⑤人们还发现,当受伤的人进入冬眠状态后,就像被麻醉了一样。不但感觉不到疼痛,而且还可以减少出血,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目前,医生们已经可以用各种急救设备来降低病人的体温,以便外科医生能更顺利地为他们进行手术。
        ⑥但是,让人类“冬眠”的计划还很复杂。
        ⑦首先,咱们人不像动物,天冷了,咱们只要穿上厚衣服就可以照常活动了,就不需要窝在被窝里睡大觉了。久而久之,人类的冬眠“潜能”也就慢慢“退化”了。其次,单纯地用低温来让人冬眠其实是不行的。因为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内的细胞就会被破坏,体内的血液和其他液体也会开始凝固,这一“睡”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⑧所以,现在用来使人进入冬眠状态的手段,实际跟麻醉差不多,需要使用一定的药物,而到目前为止,这种办法只能使体型较小一些的动物进入冬眠。对体型较大的动物来说,药量小了不起作用,药量大的话又极容易引发危险。
        ⑨至今科学家们还未能成功地在猪、羊等动物身上实现“人工冬眠”。现在人类对冬眠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太空旅行方面。为了飞往更遥远的星球,宇航员需要暂时进入一种休眠状态,以便在沉睡中度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时间。否则,到达那些陌生星球的,只能是机器人了。因此,人类仍然在继续努力探索冬眠的秘密,争取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4年4月,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①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②“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③“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④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⑤“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⑥“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⑦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⑧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⑨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⑩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⑪“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棗”
        ⑫“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⑬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⑭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王松石

    ①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绞尽脑汁,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惟独有一位学生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他亮了最高分。

    ②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③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力呢?

    ④科学巨匠牛顿说,他所以取得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可以理解为无数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的化身。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学文科的学生应懂一些理科知识,学理科的学生也应涉猎文学艺术。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应该成为当代优秀中学生共同的追求。

    ⑤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知之太多,又会阻碍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智力屏障,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⑥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热线”就是酝酿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热线闪烁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当然也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一闪之念”,对于那些突然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准备一本思想记录本,当新的思想、新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的时候,及时把它记下来,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才能就能逐渐培养出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百合花开

宓(mì)月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擎起它的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没想到,父亲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地,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一瞬间,我觉得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应该给它。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而脆弱。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挖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扶着花朵。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完整地连土一起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嘞。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将它固定好。经过一番腾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父亲笑笑,说,你明早来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环境,叶片舒展着,不用借助小木棒,就能精神抖擞地立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它在风中摇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满嫩黄嫩黄的花粉……

    ⑦到了九月,天气逐渐转凉,我又开始上学了,野百合也在一阵又一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看着那一片片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棵,这个球茎还可以吃。我舍不得吃掉球茎,我要父亲给我变出更多的百合花来。父亲依了我,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并作了记号。父亲说,来年春天它们又能长出嫩芽。

    ⑧那一年,我八岁。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冬天特别漫长,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春天来了。太阳的温暖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颗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父亲笑了笑,牵着我出了门。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在父亲身边,我就是那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女孩儿。也许,是他给予我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的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行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选自《文苑 经典美文》2016年01期,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