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盐仓24秋 九年级语文 素养综合训练5 其它类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怀念中的宁静

林斤澜

①怀念故乡,是人的常情,也是深情。只是情到深处说不清楚,心里也不一定明白。这情写成诗的不少,写成文的也不少,谁都记得几句吧,记得的合不合你的心思,也难说。有一位写道:故乡就是你家我家亮着灯光的窗户。我读过去,眼前随着出现明黄的灯光,阴冷的黑夜。暗暗叫道:写得好!怎么个好法,一时不理会。

②后来一怀念故乡,就想起这句话来,觉出来这句话里的情景,透着宁静的气氛。别的怀念的诗句文句,有别的好处,不一定有宁静。

③宁静在外是气氛,在内心是意境。怀乡常常是激动的情绪,和宁静又有什么关联? 这又一时讲不灵清。好像也乏味,先放在一边。

④却说开放改革声中,温州人的名声叫得响了。从活跃经济来看,肯定只能叫好。但从文明的各个角度,也可以带来些不好。温州人自己说:全国不论哪里,只要有一个生意人,就是温州人。还有的说:出国护照若是好办,早跑遍全世界了。住在巴黎的同乡也有豪言壮语:站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圆圈,大点声说温州话,就会有人答应。这是一位老华侨、头面人物,严词正色介绍情况,不过我没有试验过。不只一个国家的华侨说:不用到外国来,吃恁的苦头。早日是没有出路,今日温州的机会比外国还多了。

⑤温州人怎样打进北京? 在北京南郊只要有个立锥之地,锥在那里风雨不走。摸着了服装市场,以时新又便宜掌握了中低档,几年工夫,住地上了报叫作温州村。前不久,北京的刊物上还有长文报道,描写既艰苦又机灵的创业,老是抢在市场的前面。也叙述了野蛮的生产、落后的方式,还有喧嚣的夜生活……这个四邻不安的情景,也见之外国。有问某地的唐人街是怎样形成的? 答称自然形成,因为别国居民先后搬走了。

⑥在外地工作的同乡同行,自然想写温州。有一位远在西北,隔一二年到北京来一趟,来必旧话重提:什么是温州的特点? 什么是温州风格? 温州人的性格都有些什么? 信息灵通、吃苦耐劳、胆大心细……凡是经济活跃的地方,先富起来的人们中间,都少不了这几条,温州有什么不一样? 他回回提问,可见年年在探讨,又每每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⑦我说我也回答不出来。不过你不是为了写好故乡吗?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你走的是寻求典型的路子。这条路子也许是正东正西的大道,鲁迅是这条大道上的先驱,他塑造了不朽的阿Q。阿Q生活的地方,看来是绍兴农村。但阿Q绝不只是绍兴人的典型,他的性格当年叫作“国民性”倒还合适。再比方说偏僻的湘西,在现代文学的读者中,有几个去过那“边城”,但提起来眼前就出现山水如画,画中有诗、小船、爷爷和孙女、黄狗、酒葫芦……不好说什么典型什么性格,只见山川与人物,融化在诗情画意里。湘西作家沈从文对故乡的奉献,是境界。再有四川的河北的,给我们这样那样生动的场景,或辛辣尖锐的,或温柔朴实的形象。当然,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去想象那个地方,那里的人民,那里会有些意义、观念,也就是象征。这些作家把他们的故乡,或笼罩或烘托或供奉在意象里。

⑧文学的道路是多样的,条条道路可通故乡,因为我们爱故乡,因为故乡有爱。

⑨我渐入老境,对故乡的怀念好像添了些深沉。不大去和别地比较差异,也不多计较几个优点和几个缺点,就是叫我去总结也总结不了,因为面前只是一片感情,或者应当说是感情的需要。老古话说的落叶归根,是需要,是需要归根,其实归根是一片宁静,和你家我家亮着灯的窗户的宁静,是一样的宁静。

⑩我少年时候,在兵荒马乱中离家离校,曾在和黄岩搭界的福溪山中迎接战争。五十年后,我上山看看,战争年代的内外劫难,历历在目。当时的困苦、挫折、烦恼、危险一一出现,但都出现在悠悠的宁静之中。我觉得宁静不只是感情了,还是沉淀,是澄清,是超脱。叫家乡昔日的苦海,走进明净可爱的境界。

⑪从八十年代走进九十年代,走向下个世纪,改革开放,紧锣密鼓。外地人只以为温州走得快,走得猛,走得火,其实少不了跌倒爬起,爬起跌倒,出头的鸟先挨打,走前的人多凶险。这个时期,我隔四五年回乡走一走,真看见有的乡镇、有的家族整个地兴起,又衰落,又兴起……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几十年上百年的变化,眨眨眼中间魔术一样变过来化过去了。这种时候,忽然,出现一闪一闪的宁静。一个人和一个社会,都好像干渴之中,饮了饮清凉的泉水。这种时候,我觉得宁静又不只是玄虚的境界了,它是现实的文明。

⑫我日益怀念故乡,又远不能分析。只是在怀念之中,发现了宁静是感情,也是境界,又是文明?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我就希望起来,希望故乡的窗户,亮着有动有静的完全的文明。

(选自《怀念中的宁静》,有删减)

(1)、用一句诗来表达阅读本文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散文多于细微处见真情,请根据表格中的批注提示,完成品析。

标点

例句

在北京南郊只要有个立锥之地,锥在那里风雨不走。

住在巴黎的同乡也有豪言壮语:站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圆圈,大点声说温州话,就会有人答应。这是一位老华侨、头面人物,严词正色介绍情况,不过我没有试验过。

只是在怀念之中,发现了宁静是感情,也是境界,又是文明?

(续表)

批注

“锥”字用得好!“好”在①

“豪言壮语”“严词正色”两个词用了②的手法,表达了温州人对于自己走南闯北、敢闯敢为的精神,有着发自内心的自豪。

句末问号用得妙!“妙”在③

(3)、文中有三处关于“窗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①有一位写道:故乡就是你家我家亮着灯光的窗户。

②其实归根是一片宁静,和你家我家亮着灯的窗户的宁静,是一样的宁静。

③我就希望起来,希望故乡的窗户亮着有动有静的完全的文明

(4)、如何理解本文题目“怀念中的宁静”?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以下学者评论,联系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他的笔下没有歌颂,没有尖锐的批评,他对世事只有客观冷静的陈述。”

——《林斤澜散文创作浅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在头发里行走

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地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我们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 , 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放纵地提着灯笼在白雪地上玩个尽兴,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它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经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我们的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行进得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手表里的时间总给我们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从这里走出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声色而少了几分气势,这样的时间仿佛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玩具里放置着时间,时间就有了几分游戏的成分;至于计算机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时间还会变戏法,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瞬间消失在他们曾为之辛勤劳作着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这样,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再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

    现在,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侯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增添的新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又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是一对情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选自《中外文摘》2011年第07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